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高温岩石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2 岩石细观机理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2.3 岩石声发射特性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4 损伤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页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试验原理及过程概述 | 第26-33页 |
2.1 温度后花岗岩强度特性及矿物成分试验 | 第26-27页 |
2.1.1 岩样特征及制备 | 第26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6-27页 |
2.1.3 试验过程与方法 | 第27页 |
2.2 花岗岩热力损伤特性及细观机理试验 | 第27-29页 |
2.2.1 岩样及试验设备 | 第28-29页 |
2.2.2 试验过程与方法 | 第29页 |
2.3 温度后与温度下花岗岩声发射特性试验 | 第29-33页 |
2.3.1 试验原理 | 第29-30页 |
2.3.2 试验设备和岩样 | 第30-31页 |
2.3.3 试验过程与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温度后花岗岩强度特性及矿物成分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43页 |
3.1 不同温度后岩样形貌 | 第33-34页 |
3.2 温度后岩样的破坏形态 | 第34-36页 |
3.3 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温度损伤的围压效应 | 第37-39页 |
3.5 温度后岩石损伤XRD分析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花岗岩热力损伤特性及细观机理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4.1 花岗岩热损伤宏观响应分析 | 第43-48页 |
4.1.1 超声波速与温度关系 | 第43-45页 |
4.1.2 花岗岩热损伤模型 | 第45-46页 |
4.1.3 超声波信号中温度效应 | 第46-48页 |
4.2 花岗岩热损伤微观机理探究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温度后与温度下花岗岩声发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77页 |
5.1 热处理花岗岩声发射能量分析 | 第50-63页 |
5.1.1 加温过程中声发射特征 | 第50-52页 |
5.1.2 应力和声发射能量计数率 | 第52-55页 |
5.1.3 应力和声发射能量累计数 | 第55-58页 |
5.1.4 能量累计数与温度关系 | 第58-60页 |
5.1.5 声发射能量集中度 | 第60-63页 |
5.2 热处理花岗岩力学特性分析 | 第63-74页 |
5.2.1 应力-应变曲线比较 | 第63-67页 |
5.2.2 峰值应力的温度效应 | 第67-69页 |
5.2.3 峰值应变的温度效应 | 第69-70页 |
5.2.4 弹性模量的温度效应 | 第70-72页 |
5.2.5 岩样破坏形态比较 | 第72-74页 |
5.3 热处理花岗岩损伤演化分析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