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植物抗病机制 | 第12-13页 |
1.1.2. 植物防卫反应 | 第13-14页 |
1.1.3. 植物常用抗病基因分类 | 第14-16页 |
1.1.4.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式 | 第16-17页 |
1.2. 柑橘抗病基因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2.1. 柑橘抗细菌性病害基因育种 | 第17-18页 |
1.2.2. 柑橘抗真菌性病害基因育种 | 第18页 |
1.2.3. 柑橘抗病毒基因育种 | 第18-19页 |
1.3. 植物Mlo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3.1. Mlo基因的概况 | 第19-21页 |
1.3.2. Mlo基因的定位及结构 | 第21-22页 |
1.3.3. Mlo基因的抗病机制 | 第22-24页 |
1.3.4. Mlo基因的研究成果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柑橘M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42页 |
2.1. 方法 | 第28-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2.2.1. 柑橘Mlo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及相关信息的获取 | 第30-32页 |
2.2.2. CiMlo基因理化性质分析 | 第32-33页 |
2.2.3. 信号肽预测 | 第33-35页 |
2.2.4. 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35-36页 |
2.2.5. 跨膜螺旋结构域分析 | 第36-37页 |
2.2.6.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7-38页 |
2.2.7. 目的基因的选取 | 第38-39页 |
2.3. 讨论 | 第39-42页 |
第3章 病原真菌诱导后CiMlo基因在柑桔叶片中的表达分析 | 第42-50页 |
3.1. 材料 | 第42-43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3.1.2. 病原菌材料 | 第42页 |
3.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3.2. 方法 | 第43-45页 |
3.2.1. 植物材料的病原菌诱导 | 第43页 |
3.2.2. CiMlo092和CiMlo28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3-4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3.1. 柑橘褐斑病菌诱导后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45-46页 |
3.3.2. 柑橘炭疽病菌诱导后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46-47页 |
3.4. 讨论 | 第47-50页 |
第4章 目的基因的载体构建及亚细胞定位与遗传转化 | 第50-68页 |
4.1. 材料 | 第50-52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50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4.1.4. 菌株和载体 | 第50-51页 |
4.1.5. 试验用培养基 | 第51-52页 |
4.2. 方法 | 第52-59页 |
4.2.1. 目的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52-55页 |
4.2.2. 目的基因的干扰载体构建 | 第55-56页 |
4.2.3. 载体质粒的农杆菌转化与鉴定 | 第56-57页 |
4.2.4. 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7-58页 |
4.2.5. 红桔茎段转化 | 第58-59页 |
4.2.6. 烟草叶片转化 | 第5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6页 |
4.3.1. 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59-62页 |
4.3.2. 干扰载体构建 | 第62-63页 |
4.3.3. 农杆菌转化及验证 | 第63-64页 |
4.3.4. 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64-65页 |
4.3.5. 红桔外植体转化 | 第65-66页 |
4.3.6. 烟草外植体转化 | 第66页 |
4.4. 讨论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