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电解加工原理及特点 | 第17-18页 |
1.2 电解加工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国内外现状 | 第18-21页 |
1.3.1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2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电解加工数值仿真模拟 | 第21-23页 |
1.4.1 电解加工仿真模拟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2 电解加工仿真模拟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机理研究 | 第25-35页 |
2.1 电解加工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1.1 电极界面电化学反应 | 第25页 |
2.1.2 法拉第定律 | 第25-26页 |
2.1.3 电极电位 | 第26-27页 |
2.1.4 电极极化 | 第27-28页 |
2.2 电解加工材料去除 | 第28-29页 |
2.2.1 电流效率 | 第28页 |
2.2.2 加工速度 | 第28-29页 |
2.3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机理 | 第29-32页 |
2.3.1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2.3.2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间隙变化规律 | 第30-32页 |
2.4 振动实现方式 | 第32-33页 |
2.4.1 机械式振动 | 第32页 |
2.4.2 电磁式振动 | 第32页 |
2.4.3 电液式振动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振动进给流场仿真研究 | 第35-51页 |
3.1 流场分析 | 第35-37页 |
3.1.1 电解液流动形式 | 第35页 |
3.1.2 电解液流速和进出口压力 | 第35-37页 |
3.2 阴极振动下流场数学模型及分析 | 第37-41页 |
3.2.1 流场数学模型 | 第37-39页 |
3.2.2 斯特劳哈尔系数 | 第39-40页 |
3.2.3 动网格技术 | 第40-41页 |
3.3 COMSOL Multiphsics软件介绍 | 第41页 |
3.4 流场仿真模拟及策略 | 第41-45页 |
3.4.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3.4.2 网格划分 | 第44页 |
3.4.3 流场仿真策略 | 第44-45页 |
3.5 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3.5.1 流场动态演变 | 第45-46页 |
3.5.2 阴极振动下流场参数变化 | 第46-50页 |
3.5.3 流场多步长稳态求解 | 第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振动进给温度场仿真研究 | 第51-75页 |
4.1 物理场分析 | 第51-55页 |
4.1.1 电场分析 | 第51-53页 |
4.1.2 温度场分析 | 第53-55页 |
4.2 温度场仿真模拟 | 第55-59页 |
4.2.1 电场模型 | 第56-57页 |
4.2.2 流场模型 | 第57-58页 |
4.2.3 传热模型 | 第58-59页 |
4.3 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59-67页 |
4.3.1 加工区域温度分布 | 第59-62页 |
4.3.2 基于COMSOL的多步长稳态求解及误差分析 | 第62-65页 |
4.3.3 温度演变动态仿真 | 第65-67页 |
4.4 加工工艺与参数对温度的影响 | 第67-73页 |
4.4.1 加工工艺对温度的影响 | 第67页 |
4.4.2 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影响 | 第67-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基于COMSOL with MATLAB的多场耦合联合仿真 | 第75-85页 |
5.1 动态仿真方法 | 第75-77页 |
5.1.1 耦合策略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5.1.2 多时间尺度仿真求解 | 第76-77页 |
5.2 基于COMSOL的二次开发 | 第77-80页 |
5.2.1 COMSOL直接求解 | 第77-78页 |
5.2.2 COMSOL with MATLAB软件介绍 | 第78页 |
5.2.3 COMSOL with MATLAB脚本处理 | 第78-80页 |
5.3 加工工艺对材料去除的影响 | 第80-81页 |
5.4 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的影响 | 第81-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总结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