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直升机抗坠毁概述 | 第16-22页 |
1.2.1 直升机适坠性定义 | 第16-17页 |
1.2.2 直升机抗坠毁结构 | 第17-19页 |
1.2.2.1 起落架系统 | 第17-18页 |
1.2.2.2 直升机机身 | 第18页 |
1.2.2.3 直升机抗坠毁座椅 | 第18-19页 |
1.2.3 直升机机身腹部结构 | 第19-22页 |
1.3 直升机抗坠毁结构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1.3.1 直升机整机/舱段抗坠毁研究 | 第22-23页 |
1.3.2 高吸能能力结构 | 第23-27页 |
1.3.2.1 薄壁管 | 第24页 |
1.3.2.2 多胞结构 | 第24-26页 |
1.3.2.3 波纹腹板梁 | 第26-27页 |
1.3.3 褶皱芯材夹层板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9-32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9-30页 |
1.4.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结构抗坠毁性能分析与优化基本理论 | 第32-56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坠撞仿真理论基础 | 第32-43页 |
2.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2.2.2 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2.2.3 准静态过程简介 | 第36页 |
2.2.4 显式动力学理论简介 | 第36-37页 |
2.2.5 非线性问题简介 | 第37-43页 |
2.2.5.1 接触问题简介 | 第38页 |
2.2.5.2 穿透距离及滑移距离 | 第38-41页 |
2.2.5.3 接触压力和穿透距离 | 第41-43页 |
2.3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求解方法 | 第43-45页 |
2.3.1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的基本假设 | 第43-44页 |
2.3.2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44-45页 |
2.4 褶皱芯材夹层板仿真技术及其理论基础 | 第45-48页 |
2.4.1 褶皱芯材几何建模 | 第45页 |
2.4.2 褶皱芯材夹层板网格 | 第45-46页 |
2.4.3 褶皱芯材缺陷仿真 | 第46-48页 |
2.4.4 褶皱芯材夹层板面板及面板与芯材连接仿真 | 第48页 |
2.5 抗坠毁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 第48-54页 |
2.5.1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简介 | 第49-50页 |
2.5.2 RSM代理模型 | 第50-51页 |
2.5.3 AnisotropicKriging代理模型 | 第51-53页 |
2.5.4 NSGA-Ⅱ遗传算法 | 第53-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褶皱芯材夹层板压缩吸能性能仿真研究 | 第56-75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褶皱芯材夹层板芯材构型及参数 | 第56-57页 |
3.3 褶皱芯材夹层板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 第57-62页 |
3.3.1 褶皱芯材缺陷仿真 | 第58-59页 |
3.3.2 M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模型 | 第59-61页 |
3.3.3 V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模型 | 第61-62页 |
3.4 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第62-69页 |
3.4.1 V型褶皱芯材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试验 | 第62-64页 |
3.4.2 V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第64-65页 |
3.4.3 M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第65-67页 |
3.4.4 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67-69页 |
3.4.4.1 M型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影响分析 | 第67-68页 |
3.4.4.2 V型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3.5 褶皱芯材夹层板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分析 | 第69-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缓冲吸能性能研究 | 第75-85页 |
4.1 引言 | 第75-76页 |
4.2 典型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坠撞数值仿真 | 第76-80页 |
4.3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设计 | 第80-84页 |
4.3.1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 | 第80-81页 |
4.3.2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坠撞仿真分析 | 第81-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中褶皱芯材夹层板的几何参数优化设计 | 第85-96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节点结构中褶皱芯材夹层板几何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 第85-86页 |
5.3 敏感性分析 | 第86-89页 |
5.4 优化方案 | 第89-92页 |
5.4.1 优化流程 | 第89-91页 |
5.4.2 代理模型 | 第91-92页 |
5.5 优化结果 | 第92-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中交叉梁结构的结构型式优化 | 第96-108页 |
6.1 引言 | 第96页 |
6.2 波纹腹板梁简介 | 第96-97页 |
6.3 波纹腹板梁数值仿真验证算例 | 第97-101页 |
6.4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波纹梁结构型式的节点结构设计 | 第101-10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8-110页 |
7.1.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8-109页 |
7.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第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