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1 有机氟改性WPU | 第15-16页 |
1.2.2 环氧树脂改性WPU | 第16-17页 |
1.2.3 有机硅改性WPU | 第17页 |
1.2.4 丙烯酸树脂改性WPU | 第17-18页 |
1.2.5 纳米粒子改性WPU | 第18-19页 |
1.3 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水性聚氨酯在注浆堵水领域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1 聚氨酯注浆材料简介 | 第20-21页 |
1.4.2 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 水性聚氨酯在防腐领域的应用 | 第22-24页 |
1.5.1 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可控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的调控合成及其原位增强亲水性聚氨酯注浆材料 | 第25-34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2.2 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3.1 nano-SiO_2/HPU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2.3.2 抗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2.3.3 TEM测试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3.4 Zeta电位仪测试结果分析 | 第31页 |
2.3.5 机理分析 | 第31-33页 |
2.4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三种形貌纳米SiO_2的调控合成及其原位增强亲水性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3.2.1 原料和试剂列表 | 第35页 |
3.2.2 材料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3.3.1 三种结构nano-SiO_2水溶胶的形貌 | 第36-37页 |
3.3.2 HPU和三种nano-SiO_2/HPU的结构表征 | 第37-38页 |
3.3.3 三种nano-SiO_2/HPU复合材料的形貌 | 第38页 |
3.3.4 nano-SiO_2/HPU的力学性能 | 第38-41页 |
3.4 井下注浆实验 | 第41页 |
3.5 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水性聚氨酯表面快速矿化SiO_2复合涂层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4.2.1 实验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3页 |
4.2.2 硅烷封端聚氨酯(SPU)乳液的制备 | 第43-44页 |
4.2.3 nano-SiO_2溶胶的制备 | 第44页 |
4.2.4 表面矿化聚氨酯涂层(MPU)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5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4.3.1 全反射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46-47页 |
4.3.2 SEM分析 | 第47-48页 |
4.3.3 铅笔硬度分析 | 第48页 |
4.3.4 水接触角和吸水率分析 | 第48-49页 |
4.3.5 TGA曲线分析 | 第49-51页 |
4.3.6 Tafel曲线分析 | 第51-52页 |
4.3.7 涂层耐腐蚀测试 | 第52页 |
4.4 结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