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1.1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概述 | 第16-18页 |
1.1.1 转录 | 第16-17页 |
1.1.2 翻译 | 第17-18页 |
1.2 tRNA概述 | 第18-22页 |
1.2.1 tRNA的修饰 | 第19-21页 |
1.2.2 tRNA的异戊烯基化修饰 | 第21-22页 |
1.3 酵母功能互补实验概述 | 第22-25页 |
1.3.1 酵母缺陷型菌株(MT-8)概述 | 第23页 |
1.3.2 tRNA异戊烯基化修饰的鉴定 | 第23-25页 |
1.4 家蚕蛋白质翻译精确性及效率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8-32页 |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28-2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2.1 家蚕tRNA异戊烯基化转移酶的克隆、序列特征及进化分析 | 第29-30页 |
2.2.2 家蚕tRNA异戊烯基化转移酶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30页 |
2.2.3 家蚕tRNA异戊烯基化转移酶对IPT缺陷型酵母的功能互补验证 | 第30页 |
2.2.4 家蚕tRNA异戊烯基化转移酶的RNAi研究 | 第30页 |
2.2.5 家蚕tRNA异戊烯基化转移酶的转基因过表达研究 | 第30页 |
2.3 研究路线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家蚕BmIPT的鉴定、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48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2-3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32-3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40页 |
3.2.1 提取组织总RNA | 第35页 |
3.2.2 将RNA反转录成cDNA | 第35-36页 |
3.2.3 cDNA模板的检测 | 第36页 |
3.2.4 核酸凝胶电泳检测 | 第36页 |
3.2.5 家蚕BmIPTORF克隆 | 第36-39页 |
3.2.6 qRT-PCR检测 | 第39页 |
3.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3.3.1 家蚕BmIPT的预测及引物设计 | 第40页 |
3.3.2 家蚕BmIPTORF克隆 | 第40-41页 |
3.3.3 家蚕BmIP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3页 |
3.3.4 家蚕BmIPT的芯片表达谱分析 | 第43-44页 |
3.3.5 BmIPT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3.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BmIPT在酵母缺陷株(MT-8)中的互补实验 | 第48-62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5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48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48-50页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0-54页 |
4.2.1 酵母缺陷株(MT-8)的培养 | 第50页 |
4.2.2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2页 |
4.2.3 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52页 |
4.2.4 酵母的高效转化 | 第52页 |
4.2.5 酵母重组菌株的筛选 | 第52-53页 |
4.2.6 酵母质粒提取 | 第53页 |
4.2.7 BmIPT在酵母重组菌株中的诱导表达 | 第53页 |
4.2.8 提取酵母总RNA | 第53页 |
4.2.10 RNA酶解 | 第53-54页 |
4.2.11 hPLC实验 | 第54页 |
4.2.12 酵母菌株在lys/ade缺陷型培养基上的培养 | 第5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4.3.1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 第54-57页 |
4.3.2 酵母重组菌株的筛选 | 第57-58页 |
4.3.3 BmIPT的诱导表达 | 第58-59页 |
4.3.4 酵母菌株中异戊烯基化修饰的检测 | 第59-61页 |
4.4 讨论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RNAi的BmIPT功能研究 | 第62-70页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2-63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5.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62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62-63页 |
5.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63页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3-65页 |
5.2.1 dsRNA引物的设计 | 第63页 |
5.2.2 dsRNA的合成 | 第63-65页 |
5.2.3 蚕体注射 | 第65页 |
5.2.4 RNAi表型观察 | 第6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5.3.1 dsRNA的制备与检测 | 第65-66页 |
5.3.2 RNAi干涉效果的检测 | 第66页 |
5.3.3 RNAi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66-69页 |
5.4 讨论 | 第69-70页 |
第六章 BmIPT在家蚕中转基因过表达研究 | 第70-82页 |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0页 |
6.1.1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6.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70页 |
6.1.3 主要仪器 | 第70页 |
6.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70页 |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0-74页 |
6.2.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0-72页 |
6.2.2 转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2-73页 |
6.2.3 转基因注射蚕卵的制备 | 第73页 |
6.2.4 显微注射 | 第73页 |
6.2.5 转基因家蚕基因组的提取 | 第73页 |
6.2.6 转基因插入位点鉴定 | 第73-74页 |
6.2.7 转基因家蚕经济性状调查 | 第74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6.3.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4-77页 |
6.3.2 显微注射、荧光筛选与插入位点检测 | 第77-79页 |
6.3.3 转基因个体中BmIPT表达量的检测 | 第79页 |
6.3.4 转基因经济性状检测 | 第79-80页 |
6.4 讨论 | 第80-82页 |
第七章 综合与讨论 | 第82-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