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摄”的生物微粒分选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12页 |
1.2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 | 第12-13页 |
1.2.1 循环肿瘤细胞的定义 | 第12页 |
1.2.2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意义及难点 | 第12-13页 |
1.3 细胞分选原理及应用 | 第13-15页 |
1.3.1 差速贴壁法 | 第13-14页 |
1.3.2 密度梯度分选 | 第14页 |
1.3.3 免疫磁性分选 | 第14页 |
1.3.4 流式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 | 第14-15页 |
1.4 声镊技术 | 第15-20页 |
1.4.1 声表面波 | 第15页 |
1.4.2 声表面波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3 声镊原理 | 第16-17页 |
1.4.4 声镊的应用 | 第17-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声镊器件的机理研究 | 第21-27页 |
2.1 声镊的结构 | 第21-23页 |
2.2 声镊的分选原理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声镊器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27-35页 |
3.1 声镊器件的整体设计 | 第27-29页 |
3.1.1 器件基底材料的选择 | 第27-28页 |
3.1.2 叉指换能器(IDT)的设计 | 第28-29页 |
3.2 声镊器件的制作 | 第29-34页 |
3.2.1 清洗 | 第30-31页 |
3.2.2 涂胶 | 第31-32页 |
3.2.3 曝光显影 | 第32-33页 |
3.2.4 镀膜 | 第33页 |
3.2.5 剥离 | 第33-34页 |
3.2.6 划片 | 第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声镊器件进样系统设计与制作 | 第35-43页 |
4.1 流控进样系统 | 第35-36页 |
4.2 PDMS微通道的设计 | 第36-39页 |
4.2.1 微通道外形的设计 | 第36-37页 |
4.2.2 微通道内流体层流分析 | 第37-38页 |
4.2.3 微通道出口部分流体仿真分析 | 第38-39页 |
4.3 PDMS微通道的制作与键合 | 第39-42页 |
4.3.1 PDMS微通道模具的加工 | 第39页 |
4.3.2 PDMS微通道的制作 | 第39-40页 |
4.3.3 PDMS微通道的键合 | 第40-41页 |
4.3.4 PDMS微通道的检测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微粒分选实验与分析 | 第43-56页 |
5.1 PDMS微通道微粒流通实验 | 第43-46页 |
5.1.1 聚苯乙烯微球在显微镜下的成像 | 第43页 |
5.1.2 溶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5.1.3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44-45页 |
5.1.4 实验步骤 | 第45-46页 |
5.2 条件优化 | 第46-49页 |
5.2.1 微粒团聚、粘附通道的优化 | 第46-47页 |
5.2.2 通道被堵的问题的优化 | 第47-48页 |
5.2.3 出口不均匀出液问题及优化 | 第48-49页 |
5.3 微粒分选实验 | 第49-54页 |
5.3.1 实验前的准备 | 第49页 |
5.3.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49-51页 |
5.3.3 实验过程 | 第51-52页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5.3.5 提高分选效率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56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