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德日反思二战文学中“受害的施害者”主题比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5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学术史调查第9-14页
     ·文学史书写第9-11页
       ·德国文学史第9-10页
       ·日本文学史第10-11页
     ·德日二战文学的研究史及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内德国文学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现状第13-14页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本论文的观点第14-15页
     ·界定“受害的施害者”概念第14-15页
     ·本论文的观点第15页
2 德日战后文学概况第15-22页
   ·德日不一样的反战文学第15-18页
     ·战争期间,德国有反战文学第16-17页
     ·战争期间,日本没有反战文学第17-18页
   ·德日战后文学概况第18-22页
     ·德国战后文学:反思战争之罪为主要倾向第18-21页
       ·1945 年战败-50 年代初第18-19页
       ·50 年代-60 年代第19页
       ·60 年代-90 年代第19-21页
     ·日本战后文学:面向现实,展示生活的苦难第21-22页
3 德日文学中“受害的施害者”主题创作第22-32页
   ·德日二战反思文学的相同与不同第23-24页
   ·德国文学中的“受害的施害者”第24-28页
   ·日本文学中的“受害的施害者”第28-32页
     ·“转向体验文学”第28-30页
     ·和德国不同的受害者第30-31页
     ·原爆文学第31-32页
4 影响德日二战反思文学对战争态度的政治环境因素第32-36页
   ·二战结束之初,德日的政治环境因素第32-34页
     ·德国第32-33页
     ·日本第33-34页
   ·近年来德日的政治环境因素第34-36页
     ·德国第34-35页
     ·日本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注释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格雷厄姆·格林小说中的信仰之善到艺术之美的转化
下一篇: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