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1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21-23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投资者情绪相关理论概述 | 第25-34页 |
2.1 投资者情绪的概念 | 第25-26页 |
2.2 投资者情绪测度理论 | 第26-29页 |
2.2.1 代理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2.2.2 情绪指数构建方法 | 第28-29页 |
2.3 投资者情绪与股市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2.3.1 影响路径分析 | 第29-30页 |
2.3.2 内在机理分析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中国波指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效果分析 | 第34-45页 |
3.1 中国波指反映股市投资者情绪的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3.1.1 波动率指数的概念 | 第34-35页 |
3.1.2 中国波指编制原理 | 第35-36页 |
3.1.3 理论路径分析 | 第36页 |
3.2 中国波指反映股市投资者情绪的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3.2.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第37-38页 |
3.2.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3.3 中国波指在不同市态下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41页 |
3.4 中国波指在极端事件窗口期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纳入中国波指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 | 第45-65页 |
4.1 代理指标的初步选取 | 第45-51页 |
4.1.1 代理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45-46页 |
4.1.2 代理指标的初步确立 | 第46-51页 |
4.2 代理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 第51-55页 |
4.2.1 代理指标的合理性检验 | 第51-52页 |
4.2.2 代理指标与上证A股市场的相关性检验 | 第52-53页 |
4.2.3 各代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53-55页 |
4.3 纳入中国波指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测度 | 第55-61页 |
4.3.1 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4.3.2 初步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测度 | 第56-58页 |
4.3.3 优化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测度 | 第58-61页 |
4.4 不包含中国波指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测度 | 第61-62页 |
4.5 两种情绪指数与上证A股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投资者情绪指数与我国股市的一致性分析 | 第65-79页 |
5.1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与股票价格波动的一致性分析 | 第65-71页 |
5.1.1 模型构建和研究设计 | 第65-66页 |
5.1.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66页 |
5.1.3 最优滞后阶数确定 | 第66-67页 |
5.1.4 VAR模型参数估计 | 第67-68页 |
5.1.5 Granger因果关系及模型平稳性检验 | 第68-69页 |
5.1.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69-71页 |
5.2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风格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 第71-78页 |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检验 | 第72-74页 |
5.2.2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市值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5.2.3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市盈率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第75-76页 |
5.2.4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市净率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第76页 |
5.2.5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价格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5.2.6 投资者情绪指数变动对不同业绩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参考投资者情绪指数进行股票投资的建议 | 第79-82页 |
6.1 极端事件窗口期避险建议 | 第79-80页 |
6.2 正常波动期投资时机选择建议 | 第80页 |
6.3 不同风格股票选择投资建议 | 第80-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