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5-20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1.1 川芎现代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1.1.1 川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1.1.2 川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1.2 中药材贮藏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19页 |
1.1.2.1 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外部因素 | 第17-18页 |
1.1.2.2 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 | 第18页 |
1.1.2.3 提高中药材贮藏质量的策略 | 第18-19页 |
1.1.3 川芎贮藏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2 立题依据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0-85页 |
2.1 川芎药材收集与贮藏条件设置 | 第20-21页 |
2.1.1 川芎药材收集 | 第20-21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1.3 川芎贮藏条件设置 | 第21页 |
2.2 川芎贮藏过程中外观性状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9页 |
2.2.1 川芎贮藏过程中大小变化 | 第21-25页 |
2.2.2 川芎贮藏过程中断面颜色变化 | 第25-28页 |
2.2.2.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2.2.2 颜色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2.2.3 方法学考察 | 第25-27页 |
2.2.2.4 颜色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2.2.2.5 小结 | 第28页 |
2.2.3 川芎贮藏过程中其他外观形状变化 | 第28页 |
2.2.4 川芎蛀虫浸染环节研究 | 第28-29页 |
2.2.5 小结 | 第29页 |
2.3 川芎贮藏过程中水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9-32页 |
2.4 川芎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81页 |
2.4.1 川芎贮藏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37页 |
2.4.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4.1.2 方法与结果 | 第32-36页 |
2.4.1.3 小结 | 第36-37页 |
2.4.2 川芎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41页 |
2.4.2.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2.4.2.2 方法与结果 | 第37-41页 |
2.4.2.3 小结 | 第41页 |
2.4.3 川芎贮藏过程中阿魏酸等10种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41-61页 |
2.4.3.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2.4.3.2 方法与结果 | 第42-60页 |
2.4.3.3 小结 | 第60-61页 |
2.4.4 川芎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 第61-81页 |
2.4.4.1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2.4.4.2 挥发油含量测定 | 第62-64页 |
2.4.4.3 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 第64-80页 |
2.4.4.4 小结 | 第80-81页 |
2.5 川芎贮藏过程中对大鼠体外凝血功能影响作用变化研究 | 第81-85页 |
2.5.1 实验材料 | 第81-82页 |
2.5.2 川芎体外抗凝血活性测定 | 第82-84页 |
2.5.3 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抗凝血活性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 第84-85页 |
2.5.4 小结 | 第8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