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2 生物柴油/乙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1.2.1 生物柴油/乙醇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生物柴油/乙醇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多次喷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发动机台架试验 | 第22-32页 |
2.1 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理化性质 | 第22页 |
2.2 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22-24页 |
2.2.1 试验发动机 | 第22-23页 |
2.2.2 测试设备 | 第23-24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2.3 燃烧特性数据分析 | 第24-28页 |
2.3.1 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 | 第24-25页 |
2.3.2 瞬时燃烧放热率和累计燃烧放热率 | 第25-27页 |
2.3.3 缸内平均温度 | 第27-28页 |
2.4 排放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4.1 NOx排放 | 第28页 |
2.4.2 碳烟排放 | 第28-29页 |
2.4.3 HC排放 | 第29-30页 |
2.4.4 CO排放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GT-Power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 第32-47页 |
3.1 GT-Power软件介绍 | 第32-33页 |
3.2 数学模型 | 第33-39页 |
3.2.1 基本守恒方程 | 第33-34页 |
3.2.2 气缸壁的传热方程 | 第34-35页 |
3.2.3 缸内燃烧模型 | 第35-36页 |
3.2.4 进排气系统模型 | 第36页 |
3.2.5 涡轮增压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3.2.6 中冷系统模型 | 第37-38页 |
3.2.7 废气模型 | 第38-39页 |
3.3 生物柴油燃料库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1 生物柴油导热 | 第39-40页 |
3.3.2 生物柴油粘度系数 | 第40-41页 |
3.4 发动机整机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3.4.1 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3.4.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2-43页 |
3.5 模型验证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多次喷射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47-61页 |
4.1 预喷-主喷策略研究 | 第47-51页 |
4.1.1 预喷-主喷间隔的影响 | 第47-49页 |
4.1.2 预喷油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 主喷-后喷策略研究 | 第51-55页 |
4.2.1 主喷-后喷间隔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2 后喷油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预喷-主喷-后喷策略研究 | 第55-60页 |
4.3.1 预喷-主喷间隔和预喷油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2 主喷-后喷间隔和后喷油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EGR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5.1 ERG率对单次喷射的影响 | 第61-64页 |
5.1.1 单次喷射条件下EGR率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5.1.2 EGR率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 EGR与后喷策略耦合对燃烧与排放性能影响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全文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