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7-12页
    1.1 高校新校区建设背景第7-9页
        1.1.1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第7-8页
        1.1.2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发展第8-9页
        1.1.3 未来2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第9页
    1.2 本文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0-12页
第2章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筹措困境与出路第12-19页
    2.1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分析第12-15页
        2.1.1 我国教育筹资的基本格局第12-13页
        2.1.2 教育经费投入横向比较第13-14页
        2.1.3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分析第14-15页
    2.2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困境第15-17页
    2.3 ABS对解决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的启示第17-19页
第3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9-31页
    3.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第19-22页
    3.2 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第22-24页
    3.3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益处第24-26页
    3.4 适合证券化的资产特征第26-27页
    3.5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第27-28页
    3.6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第28-31页
第4章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研究第31-44页
    4.1 传统融资方式在高校新校区融资上的局限性第31-34页
        4.1.1 几种常见的传统融资方式的特点第31-32页
        4.1.2 常见的几种融资方式在高校新校区融资上的局限性分析第32-34页
            4.1.2.1 银行融资方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上的局限性第32页
            4.1.2.2 股票和债券融资方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上的局限性第32-33页
            4.1.2.3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上的局限性第33页
            4.1.2.4 BOT融资方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上的局限性第33-34页
    4.2 资产证券化融资评价第34-35页
        4.2.1 融资成本低第34页
        4.2.2 “封装打包”,界限分明第34-35页
        4.2.3 融资效率高,并实现双赢第35页
    4.3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第35-44页
        4.3.1 高校新校区建设满足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第35-37页
        4.3.2 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第37-38页
        4.3.3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网络化有助于资产证券化的实施第38-39页
        4.3.4 高校教育资产符合资产证券化对资产未来现金流的要求第39-41页
        4.3.5 我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案例的成功借鉴第41-44页
第5章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设计第44-56页
    5.1 推行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的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第44-48页
    5.2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第48-56页
        5.2.1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设计第48-50页
        5.2.2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运作程序第50-52页
        5.2.3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支持证券产品选择第52页
        5.2.4 高校新校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与交易第52-53页
        5.2.5 高校新校区CMO本息偿付方式第53-56页
第6章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风险与防范第56-60页
    6.1 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第56页
    6.2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风险及防范第56-58页
    6.3 建设项目特有风险及防范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费用控制
下一篇:输油管道泄漏在线检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