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新环境下基层腐败治理的创新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3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5-21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一、基层的界定第15页
        二、腐败第15-16页
        三、新环境的界定第16-17页
    第二节 治理腐败的相关理论第17-21页
        一、权力制约理论第17-18页
        二、权力寻租理论第18-19页
        三、委托-代理理论第19-21页
第二章 江宁区反腐败工作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第21-33页
    第一节 江宁区反腐工作现状第21-22页
    第二节 江宁区腐败案件的新动向第22-25页
        一、社区两委班子“塌方式”腐败第22-24页
        二、街道“穷部门”的腐败案第24-25页
        三、无受贿的滥用职权案第25页
    第三节 新环境下基层腐败的特点第25-27页
        一、基层腐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联性更强第25-26页
        二、基层腐败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第26页
        三、基层腐败的手段更多变第26-27页
    第四节 新环境下基层腐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一、反腐机构独立性不强第27-28页
        二、基层监督体系不完善第28页
        三、基层反腐力量不足第28-29页
        四、基层腐败治理理论研究欠缺第29-30页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一、尚未建立合理体制第30-31页
        二、反腐任务和力量不匹配第31页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第31-32页
        四、廉政教育缺位第32-33页
第三章 日本、新加坡基层反腐败的做法及启示第33-38页
    第一节 日本基层反腐败的做法及启示第33-35页
        一、日本基层反腐败的做法第33-34页
        二、日本基层反腐败的启示第34-35页
    第二节 新加坡基层反腐败的做法及启示第35-38页
        一、新加坡基层反腐败的做法第35-37页
        二、新加坡基层反腐败的启示第37-38页
第四章 新环境下基层腐败治理的创新对策第38-46页
    第一节 优化基层部门配置第38-39页
        一、优化基层组织结构设置第38页
        二、提升基层部门作风效能第38-39页
        三、基层组织结构优化与作风效能建设相结合的创新方法第39页
    第二节 基层反腐措施的“点”“面”结合第39-40页
        一、基层巡察工作全面开展第39-40页
        二、重点领域专项反腐第40页
        三、全面反腐和专项反腐相结合的创新方法第40页
    第三节 构建强有力基层反腐专业队伍第40-42页
        一、加强基层纪检队伍建设第40-41页
        二、增强基层信访办案力量第41页
        三、壮大基层反腐专业队伍的创新方法第41-42页
    第四节 探索网络反腐新渠道第42页
        一、微博平台的应用第42页
        二、微信公众号的应用第42页
        三、纪检监察网站的应用第42页
        四、手机app的应用第42页
    第五节 推动基层反腐的制度建设第42-44页
        一、同级监督制度第43页
        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第43页
        三、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第43-44页
        四、推动制度建设的创新方法第44页
    第六节 加强基层反腐的宣传教育第44-46页
        一、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第44-45页
        二、加强警示教育第45页
        三、加强政策宣传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报”施暴:土地改革运动中斗争地主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以山西省繁峙县的村庄口述史调查为据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