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4-15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3 MIMO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MIMO-OFDM系统和TD-LTE-A物理层介绍 | 第19-31页 |
2.1.1 MIMO-OFDM系统 | 第19页 |
2.1.2 MIMO-OFDM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2.1.3 MIMO技术 | 第20-24页 |
2.1.4 OFDM技术 | 第24-27页 |
2.1.5 TD-LTE-A物理层 | 第27页 |
2.1.6 TD-LTE-A帧结构 | 第27-28页 |
2.1.7 TD-LTE-A下行物理资源 | 第28-29页 |
2.1.8 TD-LTE-A下行多天线技术 | 第29-30页 |
2.1.9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传统MIMO检测算法和性能仿真 | 第31-44页 |
3.1.1 MIMO系统中的信号检测模型 | 第31-32页 |
3.1.2 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 | 第32页 |
3.1.3 线性检测算法 | 第32-33页 |
3.1.4 ZF算法 | 第33-34页 |
3.1.5 MMSE算法 | 第34页 |
3.1.6 非线性检测算法 | 第34-35页 |
3.1.7 OSIC算法 | 第35页 |
3.1.8 ZF-OSIC算法 | 第35-36页 |
3.1.9 MMSE-OSIC算法 | 第36-37页 |
3.1.10 PIC检测算法 | 第37页 |
3.1.11 传统检测算法仿真 | 第37-38页 |
3.1.12 线性检测算法仿真 | 第38-41页 |
3.1.13 非线性检测算法仿真 | 第41-43页 |
3.1.1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球形检测算法和性能仿真 | 第44-61页 |
4.1.1 QR检测算法 | 第44-45页 |
4.1.2 球形检测算法 | 第45页 |
4.1.3 SD算法推导 | 第45-47页 |
4.1.4 SD算法分析 | 第47-48页 |
4.1.5 QR检测算法和球形检测仿真 | 第48-50页 |
4.1.6 改进型球形译码 | 第50页 |
4.1.7 最优检测顺序的QR快速算法 | 第50-54页 |
4.1.8 分支消减 | 第54-57页 |
4.1.9 改进型球形检测算法 | 第57-58页 |
4.1.10 改进型球形检测性能仿真 | 第58-60页 |
4.1.11 本章小结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改进型球形译码检测链路的搭建和DSP实现 | 第61-73页 |
5.1.1 MSC8156 AMC及开发环境介绍 | 第61页 |
5.1.2 MicroTCA机箱 | 第61-62页 |
5.1.3 MSC8156 AMC | 第62-63页 |
5.1.4 MSC8156和SC3850子系统 | 第63-65页 |
5.1.5 DSP集成开发环境 | 第65-66页 |
5.1.6 DSP定点编程 | 第66页 |
5.1.7 数的定标 | 第66页 |
5.1.8 运算规则 | 第66-67页 |
5.1.9 改进型球形译码算法的实现 | 第67-70页 |
5.1.10 性能分析与测试结果 | 第70页 |
5.1.11 性能测试 | 第70-71页 |
5.1.12 DSP硬件测试 | 第71-72页 |
5.1.1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1 工作总结 | 第73页 |
6.1.2 展望未来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