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早晚材黏弹性与构造因子间关系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28页 |
1.2.1 木材多尺度分级结构 | 第16-21页 |
1.2.2 木材多尺度黏弹性 | 第21-23页 |
1.2.3 影响木材黏弹性的结构因子 | 第23-26页 |
1.2.4 木材细胞水平黏弹性测试技术 | 第26-28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早材与晚材的构造参数 | 第30-39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2.2.1 试样制备 | 第30-32页 |
2.2.2 试验设备 | 第32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2.3.1 全干密度 | 第34-35页 |
2.3.2 管胞胞壁率 | 第35-36页 |
2.3.3 微纤丝角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早材与晚材的弹性模量 | 第39-47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3.2.1 试样制备 | 第39页 |
3.2.2 试验设备 | 第39-40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3.3.1 弹性模量 | 第40-42页 |
3.3.2 密度与弹性模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3.3.3 微纤丝角与弹性模量的关系 | 第43-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早材与晚材的贮存模量 | 第47-55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4.2.1 试样制备 | 第47页 |
4.2.2 试验设备 | 第47-48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4.3.1 贮存模量温度谱 | 第48-50页 |
4.3.2 密度与贮存模量的关系 | 第50-51页 |
4.3.3 微纤丝角与贮存模量的关系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早材与晚材的损耗模量 | 第55-63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5.2.1 试样制备 | 第55页 |
5.2.2 试验设备 | 第55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5.3.1 损耗模量温度谱 | 第56-57页 |
5.3.2 力学损耗峰温度 | 第57-58页 |
5.3.3 表观活化能 | 第58-61页 |
5.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6.1 结论 | 第63-6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5页 |
6.3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