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粉末冶金技术 | 第12-13页 |
1.2.1 粉末冶金技术概述 | 第12页 |
1.2.2 粉末冶金技术特点 | 第12页 |
1.2.3 粉末冶金工艺生产流程 | 第12-13页 |
1.2.4 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 第13页 |
1.3 烧结金属含油轴承 | 第13-15页 |
1.3.1 烧结金属含油轴承概述 | 第13-14页 |
1.3.2 烧结金属含油轴承自润滑原理 | 第14-15页 |
1.3.3 烧结金属含油轴承的应用 | 第15页 |
1.4 铝基烧结金属含油轴承 | 第15-18页 |
1.4.1 铝基烧结含油轴承的优势 | 第15-16页 |
1.4.2 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制造工艺特点 | 第16页 |
1.4.3 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1.5 烧结气氛 | 第18-19页 |
1.5.1 烧结气氛在粉末冶金工艺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2 烧结气氛在铝基粉末冶金材料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6.2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9-20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铝基烧结含油轴承的制备原理与检测方法 | 第22-31页 |
2.1 试样制备原理 | 第22-26页 |
2.1.1 粉末制取 | 第22页 |
2.1.2 粉末压制成形 | 第22-25页 |
2.1.3 粉末的烧结 | 第25-26页 |
2.2 试样制备流程 | 第26-27页 |
2.3 性能检测 | 第27-29页 |
2.3.1 径向压溃强度测试 | 第27-28页 |
2.3.2 含油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3 尺寸变化率测定 | 第29页 |
2.3.4 表面硬度测试 | 第29页 |
2.3.5 微观结构观察及物相分析 | 第29页 |
2.4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9-31页 |
3 氮气气氛烧结下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的优化研究 | 第31-39页 |
3.1 电阻率法测定烧结温度范围 | 第31-34页 |
3.2 烧结温度优化研究 | 第34-36页 |
3.3 最佳烧结时间优化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氮气气氛烧结下合金元素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性能影响 | 第39-55页 |
4.1 合金元素添加量对比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4.2 铜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性能影响 | 第40-44页 |
4.2.1 铜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铜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含油率与压溃强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3 铜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镁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4.3.1 镁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镁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含油率及压溃强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3 镁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硅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4.4.1 硅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2 硅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含油率及压溃强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3 硅含量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真空与氮气气氛下烧结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55-61页 |
5.1 烧结气氛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第56页 |
5.2 烧结气氛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含油率及压溃强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 烧结气氛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烧结气氛对铝基烧结含油轴承表面硬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