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写名词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盐胁迫的危害与适应性调节 | 第8-11页 |
1.1.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8-9页 |
1.1.2 植物根系盐胁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 表观遗传学与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 第11-12页 |
1.3 DNA甲基化及其功能 | 第12-14页 |
1.3.1 DNA甲基化 | 第12-13页 |
1.3.2 基因组甲基化与胁迫应答 | 第13-14页 |
1.4 组蛋白修饰及其功能 | 第14-17页 |
1.4.1 组蛋白修饰 | 第14-15页 |
1.4.2 组蛋白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 第15-16页 |
1.4.3 组蛋白修饰与植物逆境应答 | 第16-17页 |
1.5 表观遗传修饰间的相互作用 | 第17-19页 |
1.5.1 组蛋白修饰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页 |
1.5.2 组蛋白甲基化与DNA甲基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剂和仪器 | 第20-23页 |
2.2.1 化学药品与酶试剂 | 第20页 |
2.2.2 试剂、溶液和缓冲液配方 | 第20-22页 |
2.2.3 相关抗体 | 第22页 |
2.2.4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2.3.1 材料处理 | 第23页 |
2.3.2 油菜种子萌发率和形态观察 | 第23页 |
2.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27页 |
2.3.3.1 油菜种子含水量测定 | 第23-24页 |
2.3.3.2 油菜种子电解质外渗率测定 | 第24页 |
2.3.3.3 丙二醛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3.3.4 脯氨酸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2.3.3.5 粗酶液制备及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3.3.6 过氧化氢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2.3.3.6 过氧化物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第26页 |
2.3.3.7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第26-27页 |
2.3.4 高纯度DNA样本的制备 | 第27页 |
2.3.5 HPLC检测植物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 | 第27-28页 |
2.3.6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表达量分析 | 第28-30页 |
2.3.6.1 TRIzol法提取供试样品总RNA | 第28页 |
2.3.6.2 反转录PCR合成cDNA | 第28-29页 |
2.3.6.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29-30页 |
2.3.7 细胞解离与制片 | 第30页 |
2.3.8 组蛋白甲基化位点免疫荧光标记 | 第30-31页 |
2.3.9 DNA甲基化位点免疫荧光标记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3.1 NaCl胁迫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期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 第32-38页 |
3.1.1 NaCl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率以及形态 | 第32-33页 |
3.1.2 盐胁迫对萌发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3-38页 |
3.2 盐胁迫下油菜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与水平变化 | 第38-41页 |
3.3 组蛋白甲基化模式与水平变化 | 第41-48页 |
3.3.1 H3K4me2标记模式与水平变化 | 第41-44页 |
3.3.2 H3K9me2标记模式与水平变化 | 第44-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3页 |
4.1 盐胁迫下生理指标与植物根系发育之间的关系 | 第48-49页 |
4.2 盐胁迫下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和水平的变化 | 第49-50页 |
4.3 盐胁迫下组蛋白H3甲基化模式和水平的变化 | 第50-51页 |
4.4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模式间的相互影响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