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伪狂犬病病毒的危害 | 第8-9页 |
1.2 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第9-10页 |
1.3 PRV体外研究模型 | 第10-11页 |
1.4 microRNA在病毒感染宿主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5 全文引言 | 第22-23页 |
2 PRV感染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的细胞感染模型建立 | 第23-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2 结果 | 第26-29页 |
2.3 讨论 | 第29-31页 |
3 PRV感染PK-15及Neuro-2a细胞后IE180、EP0、VP16的表达时相比较 | 第31-4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3.2 结果 | 第34-37页 |
3.3 讨论 | 第37-40页 |
4 PRV感染Neuro-2a细胞中microRNA表达谱的测定 | 第40-6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3页 |
4.2 结果 | 第43-57页 |
4.3 讨论 | 第57-60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ABSTRACT | 第70-71页 |
已发表的文章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