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生物预处理对微污染水中DON和生物稳定性的控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微生物次生污染物DON及其危害第16-19页
        1.2.1 DON的性质、分类及来源第16-19页
        1.2.2 DON的危害第19页
    1.3 DON的控制方法第19-21页
        1.3.1 强化混凝对DON的控制第19-20页
        1.3.2 膜分离技术对DON的控制第20-21页
        1.3.3 滤池对DON的控制第21页
    1.4 生物稳定性第21-23页
        1.4.1 管网中生物膜的形成及危害第21-22页
        1.4.2 管网生物污染评价指标第22-23页
    1.5 水处理中生物稳定性的控制第23-26页
        1.5.1 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物的控制第23-25页
        1.5.2 微生物的控制第25-26页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6-29页
        1.6.1 研究目的第26-27页
        1.6.2 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不同流态生物预处理对DON的控制第29-47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方案第29-30页
    2.3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第30-32页
        2.3.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0-31页
        2.3.2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4 实验方法第32-36页
        2.4.1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32-33页
        2.4.2 DON的测定方法第33-34页
        2.4.3 微生物指标第34-36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2.5.1 挂膜期间N的变化规律第36-38页
        2.5.2 挂膜成熟后各反应器中DON的变化第38-41页
        2.5.3 微生物活性对DON生成的影响第41-44页
    2.6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三章 超滤膜过滤对生物膜的影响第47-55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实验方案第47-48页
    3.3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第48-50页
        3.3.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48-49页
        3.3.2 实验试剂第49-50页
    3.4 实验方法第50页
        3.4.1 物化指标第50页
        3.4.2 微生物指标第50页
        3.4.3 玻璃珠涂布第50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53页
        3.5.1 超滤膜对出水微生物量的影响第50-51页
        3.5.2 超滤膜对管壁生物膜的影响第51-52页
        3.5.3 各工艺进出水物化指标第52-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组合工艺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第55-71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方案第55-56页
    4.3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第56-58页
        4.3.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56-57页
        4.3.2 实验试剂第57-58页
    4.4 实验方法第58-63页
        4.4.1 平板测定第58页
        4.4.2 AOC的测定第58-61页
        4.4.3 总磷(TP)的测定第61-62页
        4.4.4 细菌生长潜力(BGP)第62-63页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9页
        4.5.1 不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物化指标的变化第63-64页
        4.5.2 分析不同工艺对AOC的去除能力第64-66页
        4.5.3 总磷(TP)第66页
        4.5.4 细菌生长潜力(BGP)第66-67页
        4.5.5 细菌生长潜力与AOC之间的关系第67-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创新与展望第72-75页
        5.2.1 创新点第72页
        5.2.2 建议与展望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截面柱高层钢结构住宅性能分析
下一篇: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楼板有效宽度及组合梁刚度放大系数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