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1 海洋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1.1 海洋软体动物的免疫特性 | 第11页 |
1.1.2 海洋甲壳动物的免疫特性 | 第11-13页 |
1.1.3 棘皮动物的免疫特性 | 第13-15页 |
1.1.4 海洋头索动物的免疫特性 | 第15页 |
1.2 海洋无脊椎动物体液的抗菌特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1 海洋软体动物 | 第15页 |
1.2.2 海洋甲壳动物 | 第15-16页 |
1.2.3 海洋棘皮动物 | 第16页 |
1.2.4 海洋头索动物 | 第16页 |
1.3 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细菌刺激诱导的免疫因子应答变化 | 第16-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仿刺参体腔液的抗菌特性研究 | 第18-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1 实验样本 | 第18页 |
2.1.2 实验菌株及药品 | 第18-19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1 仿刺参体腔液上清及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仿刺参体腔液对8株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20页 |
2.2.3 二价金属离子对仿刺参体腔液上清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1-24页 |
2.3.1 仿刺参体腔液对8株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21-23页 |
2.3.2 二价金属离子对仿刺参体腔液上清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讨论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体腔液中免疫相关酶的应答变化 | 第26-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1.1 实验样本 | 第26页 |
3.1.2 实验菌株 | 第26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3.2.1 免疫刺激和仿刺参体腔液上清的制备 | 第27页 |
3.2.2 仿刺参体腔液上清中免疫相关酶的活力测定 | 第27-28页 |
3.2.3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8-31页 |
3.3.1 细菌刺激后体腔液中ACP活力变化 | 第28页 |
3.3.2 细菌刺激后体腔液中AKP活力变化 | 第28-29页 |
3.3.3 细菌刺激后体腔液中SOD活力变化 | 第29-30页 |
3.3.4 细菌刺激后体腔液中LYZ活力变化 | 第30页 |
3.3.5 细菌刺激后体腔液中PO活力变化 | 第30-31页 |
3.4 讨论 | 第31-32页 |
3.5 小结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