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Summary | 第4页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 第10页 |
2.1 传染性奶牛乳腺炎 | 第10页 |
2.2 环境性奶牛乳腺炎 | 第10页 |
2.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奶牛乳腺炎 | 第10页 |
3 奶牛乳腺的自我防御 | 第10-12页 |
3.1 物理防御屏障 | 第11页 |
3.2 乳腺的细胞防御机制 | 第11页 |
3.3 体液免疫机制 | 第11-12页 |
4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 | 第12-17页 |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奶牛乳腺炎的致病机理 | 第13页 |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 | 第13-15页 |
4.4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第17-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1.1 待检材料 | 第17-18页 |
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18页 |
2 方法 | 第18-21页 |
2.1 乳样的采取 | 第18-19页 |
2.2 培养基的制备 | 第19页 |
2.3 分离培养 | 第19页 |
2.4 过氧化氢酶实验 | 第19页 |
2.5 BP琼脂平板实验 | 第19-20页 |
2.6 甘露醇发酵实验 | 第20页 |
2.7 三糖铁发酵实验 | 第20页 |
2.8 菌株的保存 | 第20页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PCR鉴定 | 第20-21页 |
3 结果 | 第21-25页 |
3.1 分离结果 | 第21-22页 |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结果 | 第22-25页 |
4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40页 |
1 材料 | 第27-28页 |
1.1 模板 | 第27-28页 |
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28页 |
2 方法 | 第28-32页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28页 |
2.2 ClfA扩增片段的胶回收 | 第28页 |
2.3 双酶切ClfA基因扩增产物 | 第28-29页 |
2.4 连接转化 | 第29-32页 |
3 结果 | 第32-37页 |
3.1ClfA克隆基因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32-34页 |
3.2 Clf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3.3 ClfA克隆基因的表达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 | 第35-36页 |
3.4 ClfA克隆基因转染MCF-7 细胞及WB检测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总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