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9页 |
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特点及分类 | 第10-13页 |
1.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 | 第10-11页 |
1.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外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2.考虑剪切变形、层间滑移效应钢混组合梁的挠度分析 | 第19-41页 |
2.1 基于能量变分法的基本假定 | 第19页 |
2.2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第19-25页 |
2.2.1 组合梁剪切变形的考虑 | 第20-21页 |
2.2.2 组合梁层间滑移效应的考虑 | 第21-22页 |
2.2.3 基本方程推导 | 第22-24页 |
2.2.4 滑移及挠度的一般解 | 第24-25页 |
2.3 简支梁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求解 | 第25-31页 |
2.3.1 满跨均布荷载 | 第25-27页 |
2.3.2 跨间集中荷载 | 第27-31页 |
2.4 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求解 | 第31-34页 |
2.4.1 超静定求解 | 第31-32页 |
2.4.2 两跨连续组合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滑移和挠度解 | 第32-34页 |
2.5 钢-混凝土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34-36页 |
2.5.1 有限元分析的假定 | 第34页 |
2.5.2 单元的选择 | 第34-35页 |
2.5.3 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2.6 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算例分析 | 第36-38页 |
2.6.1 算例的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2.6.2 理论计算的验证 | 第37-38页 |
2.7 两跨工字形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算例分析 | 第38-40页 |
2.7.1 算例的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2.7.2 理论计算的验证 | 第39-4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组合梁挠度和滑移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3.1 不同高跨比对组合梁剪切变形层间滑移及挠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 不同高跨比下截面尺寸对组合梁滑移位移及挠度影响 | 第42-48页 |
3.2.1 钢梁腹板厚度对滑移位移及挠度影响 | 第42-45页 |
3.2.2 混凝土翼板宽度对滑移位移及挠度影响 | 第45-48页 |
3.3 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梁层间滑移位移及挠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抗剪连接刚度对组合梁滑移位移及挠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考虑剪切、滑移效应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荷载效应分析 | 第52-66页 |
4.1 基本假定 | 第52页 |
4.2 考虑收缩徐变的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52-59页 |
4.2.1 徐变系数与收缩系数 | 第52-54页 |
4.2.2 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AEMM法) | 第54-55页 |
4.2.3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55-58页 |
4.2.4 滑移、挠度的一般解 | 第58-59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9-65页 |
4.3.1 简支梁算例分析 | 第59-61页 |
4.3.2 两跨连续梁算例分析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