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紫外/氯与反渗透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处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高级氧化技术第11-15页
        1.2.1 基于O_3的高级氧化技术第11-12页
        1.2.2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第12页
        1.2.3 基于UV的高级氧化技术第12-15页
    1.3 膜分离技术第15-17页
        1.3.1 超滤第15-16页
        1.3.2 纳滤第16页
        1.3.3 反渗透第16-17页
    1.4 高级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的优缺点第17-18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0-21页
        2.1.1 实验试剂第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第21-23页
        2.2.1 紫外/氯预处理第21-22页
        2.2.2 反渗透平台第22-23页
    2.3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第23-27页
        2.3.1 水质指标的测定第23-24页
        2.3.2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第24页
        2.3.3 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第24-25页
        2.3.4 反渗透膜水通量的测定第25页
        2.3.5 反渗透膜脱盐率的测定第25页
        2.3.6 反渗透膜的表征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紫外/氯预处理降解腐殖酸和苯甲酸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7-40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紫外/氯预处理降解腐殖酸的影响因素第27-33页
        3.2.1 腐殖酸初始浓度的影响第27-29页
        3.2.2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第29-31页
        3.2.3 体系pH的影响第31-33页
    3.3 紫外/氯预处理降解苯甲酸的影响因素第33-37页
        3.3.1 苯甲酸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4-35页
        3.3.2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第35-36页
        3.3.3 体系pH的影响第36-37页
        3.3.4 腐殖酸对苯甲酸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7页
    3.4 苯甲酸在紫外/氯体系中TOC的降解效果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紫外/氯预处理与反渗透组合工艺可行性研究第40-59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紫外/氯预处理工艺第41-50页
        4.2.1 预处理过程中有效氯浓度的变化研究第41-45页
        4.2.2 预处理后的分子量分布研究第45-46页
        4.2.3 预处理后的三维荧光分析第46-47页
        4.2.4 预处理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研究第47-50页
    4.3 紫外/氯预处理对反渗透膜表面形貌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第50-57页
        4.3.1 反渗透膜性质表征第50-51页
        4.3.2 紫外/氯预处理对反渗透膜的通量影响研究第51-55页
        4.3.3 反渗透膜截留性能研究第55-56页
        4.3.4 有效氯对反渗透膜聚酰胺分离层的影响研究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紫外/氯与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效能分析第59-69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际水体水质分析第59页
    5.3 紫外/氯预处理效能分析第59-64页
        5.3.1 TOC和UV_(254)的降解效果第59-60页
        5.3.2 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第60-61页
        5.3.3 有效氯浓度的变化第61-62页
        5.3.4 分子量分布情况的变化第62-63页
        5.3.5 三维荧光分析第63-64页
        5.3.6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第64页
    5.4 反渗透处理效能分析第64-67页
        5.4.1 紫外/氯预处理对反渗透膜通量的影响第64-65页
        5.4.2 消毒副产物的截留第65-66页
        5.4.3 有效氯对反渗透膜聚酰胺分离层的影响第66-67页
    5.5 反渗透出水水质第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有机物原水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的生成特性与控制技术
下一篇:考虑剪切变形、层间滑移及长期荷载效应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挠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