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非小细胞肺癌现状 | 第9-14页 |
1.1.1 非小细胞肺癌现状 | 第9-10页 |
1.1.2 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与靶向药物 | 第10-12页 |
1.1.3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方法 | 第12-14页 |
1.2 技术介绍 | 第14-17页 |
1.2.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第14-15页 |
1.2.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第15-16页 |
1.2.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第16-17页 |
1.2.4 Arms-PCR检测技术介绍 | 第17页 |
1.2.5 IHC检测技术介绍 | 第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41页 |
2.1 研究材料及试剂设备 | 第19-20页 |
2.1.1 试剂 | 第19页 |
2.1.2 主要设备 | 第19-20页 |
2.1.3 实验样本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41页 |
2.2.1 临床FFPE样本的DNA及RNA提取 | 第20-21页 |
2.2.2 NGS文库构建、测序及分析 | 第21-31页 |
2.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1-34页 |
2.2.4 Sanger测序测序验证 | 第34-36页 |
2.2.5 ArmsPCR荧光法检测 | 第36-37页 |
2.2.6 ALK融合基因检测 | 第37-4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81页 |
3.1 肺癌探针设计及性能检测 | 第41-59页 |
3.1.1 肺癌探针设计 | 第41-43页 |
3.1.2 YH细胞系对探针进行准确性及稳定性评价 | 第43-46页 |
3.1.3 BGISEQ-500与HISEQ-4000平台检测比较 | 第46-50页 |
3.1.4 建库方法灵敏度检测 | 第50-59页 |
3.2 NGS在肺癌FFPE临床样本的检测 | 第59-81页 |
3.2.1 实验 | 第59-61页 |
3.2.2 测序 | 第61页 |
3.2.3 分析 | 第61-64页 |
3.2.4 临床用药突变基因的验证 | 第64-80页 |
3.2.5 变异检测 | 第80-81页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第81-83页 |
4.1 技术的优缺点 | 第81页 |
4.2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