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2.1.1 大数据技术 | 第14页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 第14-15页 |
2.1.3 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 第15-16页 |
2.2 生鲜农产品物流 | 第16-18页 |
2.2.1 生鲜农产品物流概念 | 第16页 |
2.2.2 生鲜农产品物流特征 | 第16-17页 |
2.2.3 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特征 | 第17-18页 |
2.3 物流柔性能力 | 第18-22页 |
2.3.1 物流能力 | 第18-19页 |
2.3.2 柔性能力 | 第19-20页 |
2.3.3 物流柔性能力 | 第20-22页 |
3 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 | 第22-31页 |
3.1 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定义 | 第22-23页 |
3.2 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构成要素 | 第23-28页 |
3.3 评价方法选择 | 第28-31页 |
3.3.1 主要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9-31页 |
4 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9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1-32页 |
4.2 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第32-36页 |
4.3 物流柔性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6-39页 |
5 湖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评价 | 第39-52页 |
5.1 湖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5.2 物流柔性能力评价 | 第40-46页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页 |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柔性能力 | 第40-46页 |
5.3 评价结果 | 第46-47页 |
5.4 启示 | 第47-52页 |
5.4.1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预测 | 第47-49页 |
5.4.2 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49-50页 |
5.4.3 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 | 第50-51页 |
5.4.4 推进“互联网+”物流 | 第51-52页 |
6 结语 | 第52-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