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神经系肿瘤论文--颅内肿瘤及脑肿瘤论文

HCMV感染上调人星形胶质细胞IGF2分泌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材料第12-18页
    1.1 主要仪器设备第12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第12-16页
    1.3 组织标本、细胞来源第16-18页
第二章 方法第18-35页
    2.1 复苏人星形胶质细胞第18页
    2.2 免疫荧光法检测人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第18页
    2.3 HCMV AD169株毒种的制备和定量第18-20页
    2.4 U-87MG星形胶质瘤细胞传代培养的建立第20-21页
    2.5 qRT-PCR检测HCMV感染前后星形胶质细胞内IGF2和IE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第21-24页
    2.6 ELISA测定感染HCMV前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GF2的变化第24-26页
    2.7 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6-27页
    2.8 共培养体系中U87胶质瘤细胞的IGF-IR,KRAS,BRAF,CREB3L2 and ATF5mRNA表达情况第27-30页
    2.9 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体系中U87细胞Phospho-IGF-IR,Phospho-ERK1/2,IGF-IR ,ERK1/2 和ATF5蛋白的表达情况第30-32页
    2.10 CCK-8 比色法检测共培养对U87细胞增殖的影响第32页
    2.11 Annexin V/ 7-AAD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后的U87细胞凋亡第32-33页
    2.12 免疫荧光检测共培养前后U87细胞表面IGF-IR和Phospho-IGF-IR表达的改变第33-34页
    2.13 统计学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果第35-43页
    3.1 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GFAP第35页
    3.2 HCMV AD169毒株的定量第35页
    3.3 选择HCMV AD169毒株感染星形胶质细胞的最适MOI值第35-36页
    3.4 HCMV AD169毒株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IGF2基因表达上调,分泌IGF2蛋白增多。第36-37页
    3.5 HCMV AD169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使其分泌IGF2蛋白增多第37-38页
    3.6 感染HCMV的星形胶质细胞和U87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引起U87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改变,IGF-IR表达下调,而Phospho-IGF-IR表达上调第38页
    3.7 与感染了HCMV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内ERK/MAPK通路及ATF5的激活第38-41页
    3.8 与感染了HCMV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U87细胞增殖活力提高第41页
    3.9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U87胶质瘤细胞凋亡第41-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6页
    4.1 HCMV感染及胶质瘤细胞中ATF5表达对胶质瘤发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意义第43-44页
    4.2 IGF2和IGF-ⅠR的作用功能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联第44页
    4.3 星形胶质细胞在胶质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地位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文献综述第49-63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前列腺素E1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相关血管新生机制研究
下一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脑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