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研究--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宏观背景 | 第8-9页 |
·地区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理论方面 | 第10页 |
·实践方面 | 第10-11页 |
·基本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产业转移主要理论 | 第17-20页 |
·雁行形态理论 | 第17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刘易斯模式论 | 第18页 |
·中心—外围理论 | 第18-19页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19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9-20页 |
·平台建设与产业转移 | 第20-24页 |
·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产业转移中平台建设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产业转移中平台建设的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政府行为与产业转移 | 第24-27页 |
·政府行为的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 | 第25-27页 |
第3章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 第27-46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 | 第27-28页 |
·外在推力 | 第27页 |
·内在拉力 | 第27-28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第28-33页 |
·承接产业转移总体情况 | 第28-30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 第30-32页 |
·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现状 | 第33-36页 |
·平台建设的总体情况 | 第33页 |
·平台建设的主要特点 | 第33-35页 |
·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现状 | 第36-38页 |
·政策的总体情况 | 第36-37页 |
·政策的主要特点 | 第37页 |
·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案例分析 | 第38-46页 |
·吉安市吉州区承接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景德镇市承接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 第42-46页 |
第4章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的思路 | 第46-51页 |
·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方面 | 第46-47页 |
·优化建设模式 | 第46页 |
·优化管理模式 | 第46页 |
·优化升级模式 | 第46-47页 |
·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创新方面 | 第47-51页 |
·加快制度改革,扩大市场开放 | 第47-48页 |
·巩固地区优势,完善基础设施 | 第48页 |
·明确目标地区,促进招商引资 | 第48-49页 |
·加大产业培养,增强转移效应 | 第49页 |
·重视资源保护,实现持续发展 | 第49-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基本结论 | 第51-52页 |
·承接产业转移对江西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 第51页 |
·平台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第51页 |
·政策创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第5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对工业园区以外的其他平台建设的研究 | 第52页 |
·对政策创新体系的研究 | 第52-53页 |
·对分析方法的创新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