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民族性、民族心理论文

马来西亚董教总与华人族群文化认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8-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选题的依据第8-9页
    1.3 学术史回顾第9-15页
    1.4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第15-20页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形成:族群文化认同的初步发展第20-42页
    2.1 战前的华文教育第21-26页
        2.1.1 华文教育的起源——私塾教育第21-22页
        2.1.2 新式华文教育的发展第22-25页
        2.1.3 日据时期的华文教育(1941 年-1945 年)第25-26页
    2.2 战后的华文教育(1946-1956)第26-32页
        2.2.1 战后华文教育的恢复及南洋大学的创办第26-28页
        2.2.2 马来亚联合邦的教育政策第28-29页
        2.2.3 董总和教总的成立第29-32页
    2.3 独立后初期的华文教育(1957-1969)第32-38页
        2.3.1 马来亚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第32-34页
        2.3.2 董教总对政府教育政策的应对第34-35页
        2.3.3 华文中学的改制第35-38页
    2.4 小结第38-42页
第三章 董教总领导下的华教运动:族群文化认同的高涨第42-58页
    3.1 董教总领导下的独中复兴运动第42-48页
        3.1.1 华文独立中学的成立第42-44页
        3.1.2 吡叻州独中的复兴第44-46页
        3.1.3 全马华文独中的复兴第46-48页
    3.2 筹而未建的独立大学:族群文化认同的争论第48-55页
        3.2.1 董教总倡办独立大学第48-51页
        3.2.2 独立大学运动挫败第51-53页
        3.2.3 华社对创办独立大学的反映第53-55页
    3.3 小结第55-58页
第四章 董教总领导下华文教育的新发展:族群文化认同的稳固第58-89页
    4.1 董教总与中国进行教育合作第58-65页
        4.1.1 董教总来中国进行教育考察第58-60页
        4.1.2 举办汉语水平考试第60-62页
        4.1.3 独中学生到中国留学第62-64页
        4.1.4 独中教学改革:引进上海闸北第八中学成功教育第64-65页
    4.2 复办华文独立中学第65-71页
        4.2.1 1991 年复办独中运动第66-68页
        4.2.2 1999 年复办独中运动第68-69页
        4.2.3 2010 年复办独中运动第69-71页
    4.3 新纪元学院的创办与发展第71-87页
        4.3.1 董教总与新纪元学院的创立第71-73页
        4.3.2 华社为新纪元筹款第73-81页
        4.3.3 新纪元学院的发展与族群文化的传承第81-87页
    4.4 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董教总与华文教育的未来:族群文化认同的挑战第89-97页
    5.1 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文教育的限制第89-93页
        5.1.1 白小保校运动之始末第90-91页
        5.1.2 董教总及华社对白小保校的支持第91-93页
    5.2 华教内部的矛盾第93-96页
        5.2.1 新纪元风波第93-94页
        5.2.2 董总风波第94-96页
    5.3 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结论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猎德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下一篇:耶稣会士熊三拔及其中文著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