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广东省博罗县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16-20页
    2.1 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农村“三资”的概念第16页
        2.1.2 农村“三资”管理的概念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第17-19页
        2.2.1 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第17页
        2.2.2 农村社会管理理论第17页
        2.2.3 农村“三资”管理“四大理论”第17-19页
            2.2.3.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2.3.2 内部控制理论第18页
            2.2.3.3 集权和分权理论第18-19页
            2.2.3.4 会计寻租与会计管理理论第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博罗县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0-28页
    3.1 博罗县基本情况介绍第20页
    3.2 博罗县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第20-23页
        3.2.1 明晰三权,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第20-21页
        3.2.2 建立制度,促进农村财务规范管理第21页
        3.2.3 完善机制,确保“三资”处置更加得当第21页
        3.2.4 强化公开,以透明运行促规范管理第21-22页
        3.2.5 加强监督,力促农村“三资”健康发展第22页
        3.2.6 严肃法纪,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第22-23页
    3.3 博罗县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3.3.1“三资”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第23页
        3.3.2 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第23-24页
        3.3.3 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第24页
        3.3.4 对“三资”管理监督乏力第24-25页
        3.3.5 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第25页
    3.4 博罗县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7页
        3.4.1 干部主观认识有误区第25页
        3.4.2 村民民主意识不强第25-26页
        3.4.3 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第26页
        3.4.4 人员配备不足第26页
        3.4.5 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第26页
        3.4.6 惩处不力第26-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基于相关理论的农村“三资”管理分析第28-34页
    4.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三资”管理分析第28-30页
        4.1.1 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对“三资”管理的影响分析第28页
        4.1.2 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对“三资”管理的影响分析第28-30页
        4.1.3 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对“三资”管理的影响分析第30页
    4.2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三资”管理分析第30-31页
        4.2.1 村账镇代管与内部控制第31页
        4.2.2 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内部控制第31页
        4.2.3 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第31页
        4.2.4 其他人员机构在“三资”管理内部控制中发挥的职责作用第31页
    4.3 基于集权和分权理论的“三资”管理分析第31-32页
        4.3.1 集权对“三资”管理的影响第31-32页
        4.3.2 分权对“三资”管理的影响第32页
    4.4 基于会计寻租与会计管制理论的“三资”管理分析第32-33页
    4.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构筑农村“三资”管理体系的研究第34-45页
    5.1 加强宣传教育第34页
        5.1.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村民参与意识第34页
        5.1.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第34页
        5.1.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第34页
    5.2 加强队伍建设第34-35页
        5.2.1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第34-35页
        5.2.2 加强村级会计队伍管理第35页
    5.3 完善管理制度第35-36页
        5.3.1 完善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第35页
        5.3.2 完善规范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第35-36页
        5.3.3 完善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第36页
        5.3.4 完善“三资”管理工作的其他保障性制度第36页
    5.4 健全机制第36-40页
        5.4.1 实行村账镇代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第36页
        5.4.2 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强化内控机制第36-37页
        5.4.3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第37-39页
        5.4.4 坚持民主理财,规范村务财务管理第39页
        5.4.5 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推动民主决策第39-40页
        5.4.6 推行“户代表会议制度”,健全民主决策途径第40页
    5.5 强化监督第40-42页
        5.5.1 强化民主监督第40-41页
        5.5.2 强化审计监督第41-42页
        5.5.3 强化监督检查第42页
    5.6 构建农村“三资”监管信息化系统第42-44页
        5.6.1 建立镇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42页
        5.6.2 建立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第42-43页
        5.6.3 建立“掌上村务”服务公开平台第43-44页
    5.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件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团购合同中意思表示错误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山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