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影响的经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8-20页
第1章 劳动合同与工资差异理论第20-44页
    1.1 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第20-27页
        1.1.1 从享乐主义模型到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第21-26页
        1.1.2 劳动合同与补偿性工资差异第26-27页
    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27-32页
        1.2.1 通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28-30页
        1.2.2 专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30-32页
    1.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第32-40页
        1.3.1 二元分割理论第32-33页
        1.3.2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第33-35页
        1.3.3 效率工资理论第35-39页
        1.3.4 劳动合同与效率工资理论第39-40页
    1.4 试用期理论第40-44页
第2章 劳动合同收入效应经验研究方法和结果回顾第44-66页
    2.1 MINCER方程第44-48页
        2.1.1 基于Mincer方程回归方法第44-45页
        2.1.2 基于Mincer方程劳动合同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第45-48页
    2.2 劳动报酬差异分解方法第48-52页
        2.2.1 Oaxaca-Blinder劳动报酬差异分解方法第48-49页
        2.2.2 作为参照的无歧视劳动报酬结构的选择第49-50页
        2.2.3 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劳动报酬差异分解第50-51页
        2.2.4 基于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劳动合同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第51-52页
    2.3 处理效应方法第52-60页
        2.3.1 .双重差分方法第52-53页
        2.3.2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第53-55页
        2.3.3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第55-56页
        2.3.4 处理效应模型第56-57页
        2.3.5 基于处理效应方法劳动合同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第57-60页
    2.4 分位数方法第60-64页
        2.4.1 分位数回归方法第60页
        2.4.2 分位数分解方法第60-61页
        2.4.3 分位数处理效应方法第61-62页
        2.4.4 基于分位数方法劳动合同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第62-64页
    2.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3章 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第66-78页
    3.1 劳动报酬方程的双重样本选择模型和劳动报酬差异分解方法第67-70页
        3.1.1 劳动报酬方程设定第67-70页
        3.1.2 劳动报酬差异分解第70页
    3.2 劳动合同选择和劳动报酬差异的统计描述第70-73页
    3.3 劳动报酬方程的双重样本选择的分析结果第73-76页
        3.3.1 就业选择和劳动合同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第73-74页
        3.3.2 劳动报酬方程回归结果第74-75页
        3.3.3 劳动报酬差异分解结果第75-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4章 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第78-90页
    4.1 处理效应研究方法第79-81页
    4.2 不同期限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差异的统计描述第81-84页
    4.3 不同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影响分析第84-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5章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分布的影响第90-100页
    5.1 分位数处理效应方法第91-93页
    5.2 不同劳动报酬群体特征的统计描述第93-95页
    5.3 劳动报酬分布上的处理效应结果分析第95-97页
    5.4 本章小结第97-100页
第6章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第100-114页
    6.1 劳动报酬方程多层模型第101-104页
        6.1.1 劳动合同选择方程多层Logit模型第101-103页
        6.1.2 劳动报酬方程多层回归模型设定第103-104页
    6.2 市场化和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统计描述第104-107页
    6.3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影响回归结果第107-111页
        6.3.1 农民工劳动合同选择方程回归结果第107-109页
        6.3.2 农民工劳动报酬方程回归结果第109-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第7章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工资性别差异的影响第114-130页
    7.1 劳动合同与性别工资差异的统计描述第115-121页
        7.1.1 数据来源第115-116页
        7.1.2 变量选取与测量第116-118页
        7.1.3 数据统计描述第118-121页
    7.2 基于多层模型的劳动报酬差异分解方法第121-123页
        7.2.1 工资方程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第121-122页
        7.2.2 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第122-123页
    7.3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影响结果分析第123-127页
        7.3.1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的工资效应第123-124页
        7.3.2 市场化和劳动合同对性别工资歧视的影响有多大?第124-126页
        7.3.3 市场化进程中劳动合同对性别工资歧视的影响有多大?第126-127页
    7.4 本章小结第127-130页
第8章 劳动合同对不同受教育水平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第130-150页
    8.1 处理效应模型第132-134页
    8.2 劳动合同与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工劳动报酬的统计描述第134-137页
        8.2.1 数据说明第134页
        8.2.2 数据统计描述第134-137页
    8.3 劳动合同对不同受教育农民工劳动报酬的估计结果第137-144页
        8.3.1 劳动合同签订影响因素分析第137-139页
        8.3.2 不同类型劳动合同的处理效应分析第139-140页
        8.3.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衡性检验第140-144页
    8.4 稳健性分析第144-147页
        8.4.1 分位数处理效应估计第144-145页
        8.4.2 Rosenbaum边界估计结果第145-147页
    8.5 本章小结第147-150页
结论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8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8-170页
后记和致谢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地信息提取与精度评价空间抽样方法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