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对生物学相关网络媒体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对信息真伪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对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创新之处第11-12页
    1.4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1 研究对象第12页
        1.4.2 研究思路第12页
        1.4.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7页
        1.5.1 真信息与伪信息第13-16页
        1.5.2 信息真伪鉴别第16-17页
    1.6 鉴别信息真伪的主要方法第17-20页
第2章 高中生信息真伪鉴别及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0-32页
    2.1 高中生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的评价第20-22页
        2.1.1 信息真伪鉴别能力测试题的初步设计第20页
        2.1.2 测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研究第20-22页
    2.2 基于培养学生信息真伪鉴别能力教学现状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第22-26页
        2.2.1 调查目的第22页
        2.2.2 调查对象第22页
        2.2.3 调查提纲的编制第22页
        2.2.4 问卷的适用第22页
        2.2.5 调查的实施第22-23页
        2.2.6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3-26页
    2.3 基于学生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现状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第26-32页
        2.3.1 调查目的第26页
        2.3.2 调查对象第26页
        2.3.3 调查提纲的编制第26-27页
        2.3.4 问卷的适用第27页
        2.3.5 调查的实施第27-28页
        2.3.6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8-32页
第3章 高中生生物课堂中信息真伪鉴别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第32-52页
    3.1 信息真伪鉴别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第32页
    3.2 活动课程第32-33页
        3.2.1 条件第32页
        3.2.2 活动课程设计第32-33页
    3.3 实证研究过程第33-46页
        3.3.1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33-34页
        3.3.2 研究实施时间第34页
        3.3.3 活动课程实施案例第34-46页
    3.4 活动课程的案例分析第46页
    3.5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第46-52页
第4章 结论与反思第52-54页
    4.1 结论第52-53页
    4.2 不足与反思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4页
    附录1 调查问卷(教师篇)第56-58页
    附录2 调查问卷(学生篇)第58-61页
    附录3 “信息真伪鉴别能力”测试题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
下一篇:基于达芬奇平台的车道线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