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碱性氨基酸和卷曲螺旋结构对膜活性多肽HPRP-A1生物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1-18页
    1.1 抗菌肽的介绍第11-14页
        1.1.1 抗菌肽的概念及特征第11-12页
        1.1.2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第12-13页
        1.1.3 阳离子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13-14页
    1.2 抗癌肽的介绍第14-16页
        1.2.1 抗癌肽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1.2.2 卷曲螺旋的概念第15-16页
        1.2.3 卷曲螺旋的特征第16页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第16-18页
第2章 碱性氨基酸取代对于HPRP-A1的影响第18-41页
    2.1 实验材料第18-22页
        2.1.1 实验仪器第18-19页
        2.1.2 实验试剂耗材第19-20页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0-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9页
        2.2.1 多肽的合成第22-23页
        2.2.2 多肽的剪切第23页
        2.2.3 多肽的纯化及鉴定第23-24页
        2.2.4 多肽自聚集能力的测定第24页
        2.2.5 多肽二级结构的测定第24-25页
        2.2.6 多肽抗菌活性的测定第25-26页
        2.2.7 多肽抗癌活性的测定第26-27页
        2.2.8 多肽溶血活性的测定第27-28页
        2.2.9 细菌膜的渗透性实验第28页
        2.2.10 脂质体的制备第28-29页
        2.2.11 脂质体的粒径测量第29页
        2.2.12 色氨酸荧光及淬灭实验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2.3.1 多肽的设计第29-30页
        2.3.2 多肽的纯化与鉴定第30-31页
        2.3.3 多肽的二级结构第31-32页
        2.3.4 多肽疏水性及其自聚集能力第32-33页
        2.3.5 多肽的抗菌活性第33-34页
        2.3.6 多肽的抗癌活性第34-35页
        2.3.7 多肽的溶血活性第35页
        2.3.8 多肽对细菌膜的穿透作用第35-37页
        2.3.9 多肽和脂质体模拟膜的相互作用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卷曲螺旋结构对于HPRP-A1活性的影响第41-58页
    3.1 实验材料第41页
        3.1.1 实验仪器第41页
        3.1.2 实验试剂耗材第41页
    3.2 实验方法第41-44页
        3.2.1 多肽的合成、剪切、纯化与鉴定第41页
        3.2.2 多肽二级结构的测定第41-42页
        3.2.3 多肽抗菌、抗癌及溶血活性的测定第42页
        3.2.4 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第42页
        3.2.5 流式细胞仪破膜检测第42页
        3.2.6 胞吞作用检测第42-43页
        3.2.7 流式细胞仪凋亡测定第43页
        3.2.8 细胞周期阻滞实验第43页
        3.2.9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43页
        3.2.10 细菌膜的渗透性实验第43-44页
        3.2.11 脂质体的制备及粒径测量第44页
        3.2.12 色氨酸荧光实验第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56页
        3.3.1 多肽的设计第44-46页
        3.3.2 多肽的纯化与鉴定第46页
        3.3.3 多肽的二级结构第46-47页
        3.3.4 多肽的疏水性第47页
        3.3.5 多肽的溶血活性第47-48页
        3.3.6 多肽的抗菌活性第48页
        3.3.7 多肽的抗癌活性第48-49页
        3.3.8 多肽对癌细胞膜完整性的作用第49-51页
        3.3.9 多肽对癌细胞的周期阻滞第51页
        3.3.10 多肽对癌细胞的凋亡影响第51-54页
        3.3.11 多肽对细菌膜的穿透作用第54-55页
        3.3.12 多肽和脂质体模拟膜的相互作用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PL综合征模型兔
下一篇:浅地表水文地质参数核磁共振测井仪探头及接收机的原理样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