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码调制的多目标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脑机接口的定义及基本结构 | 第9-11页 |
1.1.1 脑机接口的定义 | 第9页 |
1.1.2 脑机接口的基本结构 | 第9-11页 |
1.2 基于脑电信号的BCI分类 | 第11-14页 |
1.2.1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 | 第11-12页 |
1.2.2 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 | 第12-13页 |
1.2.3 慢皮层电位脑机接口 | 第13页 |
1.2.4 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 | 第13-14页 |
1.3 脑机接口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脑机接口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2 脑机接口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脑机接口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 | 第18-24页 |
2.1 视觉诱发电位 | 第18-19页 |
2.2 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的调制方式 | 第19-22页 |
2.2.1 时间调制VEPBCI | 第19-20页 |
2.2.2 频率调制VEPBCI | 第20-21页 |
2.2.3 编码调制VEPBCI | 第21-22页 |
2.3 SSVEPBCI与c-VEPBCI的比较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伪随机码介绍及c-VEPBCI的信号处理 | 第24-30页 |
3.1 伪随机码介绍 | 第24-26页 |
3.1.1 Golay互补序列 | 第24-25页 |
3.1.2 近完美序列 | 第25-26页 |
3.2 模板匹配法 | 第26-27页 |
3.3 典型相关分析 | 第27-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c-VEP的多目标脑机接口实验设计 | 第30-42页 |
4.1 基于c-VEPBCI的实验平台 | 第30-34页 |
4.1.1 Scan软件的基本操作 | 第30-32页 |
4.1.2 导联位置选择 | 第32-34页 |
4.2 视觉刺激器的设计 | 第34-36页 |
4.3 视觉刺激器的实现 | 第36-37页 |
4.4 目标识别 | 第37-40页 |
4.4.1 空域滤波器估计 | 第38-39页 |
4.4.2 模板构造 | 第39页 |
4.4.3 模板匹配 | 第39-40页 |
4.5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2-53页 |
5.1 c-VEP信号的相关特性 | 第42-44页 |
5.2 分类识别率和信息传输率 | 第44-45页 |
5.3 数据长度的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5.4 频域和空域滤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5.4.1 c-VEP信号的幅度谱 | 第47-48页 |
5.4.2 c-VEP信号的信噪比 | 第48-49页 |
5.4.3 测试数据与模板间的相关系数 | 第49-50页 |
5.4.4 平均分类识别率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