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重组毕赤酵母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的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葡萄糖二酸概述第8-9页
        1.1.1 葡萄糖二酸简介第8页
        1.1.2 葡萄糖二酸的应用第8-9页
    1.2 葡萄糖二酸的生产方法第9-14页
        1.2.1 葡萄糖二酸的化学合成方法第9-10页
        1.2.2 葡萄糖二酸的生物合成第10-14页
    1.3 立题背景与意义第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30页
    2.1 实验材料第15-23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15-18页
        2.1.2 主要仪器第18-19页
        2.1.3 主要试剂第19-22页
        2.1.4 培养基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0页
        2.2.1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23-24页
        2.2.2 重组菌的构建第24-28页
        2.2.3 培养方法第28-29页
        2.2.4 测定及分析方法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0-56页
    3.1 构建葡萄糖二酸指示系统筛选肌醇加氧酶突变株第30-37页
        3.1.1 葡萄糖二酸指示系统的构建第31-33页
        3.1.2 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与指示系统的耦联第33-35页
        3.1.3 MIOX突变体筛选第35-36页
        3.1.4 MIOX突变体对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1.5 小结第37页
    3.2 优化MIOX和Udh蛋白的融合表达第37-44页
        3.2.1 MIOX与Udh融合方式的比较第38-41页
        3.2.2 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启动子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1-44页
        3.2.3 小结第44页
    3.3 肌醇合成途径的强化第44-49页
        3.3.1 过表达途径基因hxk、Ino1和Inm1对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影响第44-45页
        3.3.2 共表达肌醇合成途径基因对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影响第45-46页
        3.3.3 途径酶INO1、INM1、MIOX和Udh的胞内聚集第46-49页
        3.3.4 小结第49页
    3.4 重组菌P.pastorisGS115-UsvM(R171S)-HNM的发酵优化第49-56页
        3.4.1 酵母粉浓度的影响第50页
        3.4.2 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第50-51页
        3.4.3 甘油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3.4.4 金属离子的影响第52页
        3.4.5 装液量的影响第52-53页
        3.4.6 温度的影响第53页
        3.4.7 发酵过程pH的影响第53-54页
        3.4.8 重组高产菌分批补料发酵第54-55页
        3.4.9 小结第55-56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主要结论第56-57页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基酸网络比对的算法研究
下一篇:高水位变幅下的候鸟栖息地水陆交界处营养盐的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研究--以沙湖、大湖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