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研究背景第11-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研究内容第19-20页
        2.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第21-29页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第21-24页
        1.结构论: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第21-22页
        2.利益论:意识形态是阶级统治软工具第22-23页
        3.认识论:意识形态是虚假观念体系第23-24页
    (二)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第24-25页
        1.系统性第24-25页
        2.阶级性第25页
        3.相对独立性第25页
    (三)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第25-29页
        1.经济功能第26-27页
        2.政治辩护功能第27页
        3.价值导向功能第27-29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第29-40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29-31页
        1.国家价值目标:建设现代化国家第29-30页
        2.社会价值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第30-31页
        3.公民价值准则:培育合格公民第31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第31-36页
        1.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第32-33页
        2.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第33-34页
        3.反映中国历史和现实逻辑的科学意识形态第34-36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功能的具体表现第36-40页
        1.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第36-37页
        2.维护共产党执政地位第37-38页
        3.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第38-40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第40-49页
    (一)经济因素第40-42页
        1.基本经济制度面临现实难题第40-41页
        2.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第41页
        3.市场经济存在缺陷第41-42页
    (二)政治因素第42-44页
        1.政治制度的实践效果有待提升第42-43页
        2.全面依法治国水平有待提高第43-44页
    (三)文化因素第44-49页
        1.国内多元社会意识的冲击第45-46页
        2.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第46-49页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路径第49-58页
    (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构建经济基础支撑体系第49-51页
        1.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49-50页
        2.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第50-51页
        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51页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政治保障体系第51-53页
        1.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效第51-52页
        2.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52-53页
    (三)“疏”“堵”结合,构建价值认同体系第53-58页
        1.提高人们对我国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第54-56页
        2.系统批驳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件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横向府际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地区腐败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