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蚯蚓对土壤中乙草胺降解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0页
    1.1 乙草胺的基本性质第14页
    1.2 乙草胺的使用与污染情况第14-15页
    1.3 乙草胺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第15-16页
    1.4 蚯蚓在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第16-19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蚯蚓对土壤中乙草胺降解的作用第20-26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1.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1 土壤第20页
            2.1.1.2 蚯蚓第20页
            2.1.1.3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0-21页
        2.1.2 实验设计与布置第21-22页
        2.1.4 样品分析第22页
        2.1.5 数据处理第22页
    2.2 实验结果第22-25页
        2.2.1 土壤中乙草胺浓度的动态变化第22-23页
        2.2.2 蚯蚓体内乙草胺浓度的动态变化第23-24页
        2.2.3 蚓粪中乙草胺的动态变化第24-25页
    2.3 分析与讨论第25-26页
第三章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26-42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3.1.1 实验材料第26页
        3.1.2 实验设计与布置第26页
        3.1.3 样品分析第26-28页
            3.1.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第26页
            3.1.3.2 土壤酶测定第26-27页
            3.1.3.3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第27页
            3.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分析第27-28页
    3.2 实验结果第28-39页
        3.2.1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8-31页
        3.2.2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土壤酶的影响第31-32页
        3.2.3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第32-39页
            3.2.3.1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33页
            3.2.3.2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第33-34页
            3.2.3.3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4-35页
            3.2.3.4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群落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第35页
            3.2.3.5 蚯蚓对乙草胺污染土壤降解功能菌的影响第35-39页
    3.3 分析与讨论第39-42页
        3.3.1 蚯蚓促进土壤中乙草胺降解的化学机制第39页
        3.3.2 蚯蚓促进乙草胺降解的生物学机制第39-41页
        3.3.3 蚯蚓促进乙草胺降解化学机制与生物学机制的联系第41-42页
第四章 蚓触圈各基质对乙草胺降解能力的差异第42-51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4.1.1 实验材料第42页
            4.1.1.1 实验土壤和蚯蚓第42页
            4.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2页
        4.1.2 实验设计与布置第42-43页
            4.1.2.1 蚓触圈基质收集实验第42页
            4.1.2.2 蚓触圈基质乙草胺降解能力微宇宙实验第42-43页
            4.1.2.3 蚯蚓肠道消化过程对乙草胺降解的影响实验第43页
        4.1.3 样品分析第43页
            4.1.3.1 乙草胺含量测定第43页
            4.1.3.2 土壤及蚓触圈基质微生物群落高通量分析第43页
    4.2 实验结果第43-48页
        4.2.1 蚓触圈基质的基本性质第43-44页
        4.2.2 蚓触圈基质对乙草胺的好氧降解能力差异第44页
        4.2.3 蚓触圈基质对乙草胺的厌氧降解能力第44-45页
        4.2.4 蚯蚓肠道消化过程对乙草胺降解的影响第45页
        4.2.5 蚓触圈基质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第45-48页
            4.2.5.1 蚓触圈基质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第46页
            4.2.5.2 蚓触圈基质微生物群落组成第46-47页
            4.2.5.3 蚓触圈基质中可能参与降解过程的微生物种类第47-48页
    4.3 分析与讨论第48-51页
        4.3.1 蚓触圈各基质对乙草胺降解能力的差异第48-49页
        4.3.2 蚓触圈基质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结构对乙草胺降解的影响第49页
        4.3.3 蚓触圈基质中的乙草胺降解菌第49-51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V-env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评估
下一篇:CGMMV外壳蛋白和复制相关蛋白基因突变体致病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