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2.1.1 “发现式”的定义 | 第10-11页 |
2.1.2 “教学法”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3 “发现式教学法”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4 发现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思路 | 第19-31页 |
4.1 发现式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4.2 发现式教学法的内涵 | 第20-21页 |
4.3 发现式教学法的特点 | 第21-22页 |
4.4 发现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 第22-23页 |
4.5 实验目的、对象、时间与地点 | 第23-24页 |
4.6 测试指标的确定 | 第24-28页 |
4.7 教学实验步骤 | 第28-31页 |
4.7.1 实验的实施过程 | 第28-30页 |
4.7.2 实验控制 | 第30-31页 |
4.7.3 后测 | 第31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1-38页 |
5.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第31-33页 |
5.2 实验后测结果 | 第33-35页 |
5.3 发现式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班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5.3.1 发现式教学法对羽毛球技术的影响 | 第35-36页 |
5.3.2 发现式教学对羽毛球技评的影响 | 第36-37页 |
5.3.3 发现式教学对羽毛球教学能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件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