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的来源及应用领域 | 第10-13页 |
1.2.1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1.2.2 课题的应用领域 | 第10-13页 |
1.3 影响熔融沉积成型质量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熔融沉积成型原理概述 | 第13-14页 |
1.3.2 影响熔融沉积成型质量因素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影响熔融沉积成型质量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熔融沉积工艺中成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熔融沉积成型原理性误差 | 第18-20页 |
2.2.1 成型系统误差 | 第18-19页 |
2.2.2 CAD模型误差 | 第19-20页 |
2.2.3 分层处理误差 | 第20页 |
2.3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性误差 | 第20-27页 |
2.3.1 材料性能引起的误差 | 第20-23页 |
2.3.2 挤出丝宽度引起的误差 | 第23-24页 |
2.3.3 填充速度和挤出速度的交互影响 | 第24-25页 |
2.3.4 喷头温度和成型室温度的影响 | 第25页 |
2.3.5 填充样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6 分层厚度的影响 | 第26页 |
2.3.7 成型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8 驱动方式误差 | 第27页 |
2.3.9 喷头启停误差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分层厚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28-37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等厚度分层分析与计算 | 第28-30页 |
3.3 自适应分层分析与计算 | 第30-35页 |
3.4 切片实例与分析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填充样式对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37-4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填充样式特征分析 | 第37-41页 |
4.2.1 轮廓偏置扫描 | 第37-38页 |
4.2.2 直线填充扫描 | 第38页 |
4.2.3 Hilbert曲线扫描 | 第38-39页 |
4.2.4 并行栅格扫描 | 第39页 |
4.2.5 普通蜂巢扫描 | 第39-40页 |
4.2.6 阿基米德螺线扫描 | 第40页 |
4.2.7 八角螺线扫描 | 第40-41页 |
4.3 G代码生成 | 第41-42页 |
4.4 不同路径的成型质量与打印时间的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挤出速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44-51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热力学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5.2.1 控制方程 | 第44-45页 |
5.2.2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5.3 打印过程中沿喷头轴线不同位置截面的速度场分布 | 第45-48页 |
5.3.1 挤出速度为15mm/s时流道内速度场分布 | 第45-47页 |
5.3.2 挤出速度为20mm/s时流道内速度场分布 | 第47页 |
5.3.3 挤出速度为25mm/s时流道内速度场分布 | 第47-48页 |
5.4 不同挤出速度时流道内压力场分布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51-62页 |
6.1 引言 | 第51页 |
6.2 实验设备及条件的选取 | 第51-52页 |
6.2.1 硬件设备 | 第51页 |
6.2.2 实验设备的调试 | 第51-52页 |
6.3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2-55页 |
6.3.1 试验步骤 | 第52-53页 |
6.3.2 正交试验统计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6.3.3 因子水平的确定 | 第54页 |
6.3.4 试验因素的选取 | 第54-55页 |
6.4 试验样件的测量与分析 | 第55-61页 |
6.4.1 三坐标测量数据 | 第56-58页 |
6.4.2 不同因素水平的数据处理 | 第58-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