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裂殖酵母中两种与RNA相关的表观遗传稳定性机制探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写、术语第10-13页
1 探索含有DSR结构域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遗传过程中表达沉默的不稳定性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19页
        1.1.1 表观遗传与异染色质结构第13页
        1.1.2 异染色质在遗传过程中的稳定性第13-14页
        1.1.3 DSR结构域第14-16页
        1.1.4 RNA降解途径第16-19页
    1.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9-26页
        1.2.1 GFP-n×DSR菌株存在表观遗传不稳定的现象第19-20页
        1.2.2 异染色质不影响GFP-n×DSR的表观遗传稳定性第20-21页
        1.2.3 Iss10参与调控GFP的表达但并不影响其表观遗传转换率第21-23页
        1.2.4 组蛋白H3.3二聚体化缺陷使GFP的表观遗传稳定性增加第23-24页
        1.2.5 Clr5可以维持GFP-n×DSR相对稳定的表观遗传第24-26页
    1.3 讨论第26-27页
2 探索ncRNA.394参与的异染色质形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第27-45页
    2.1 引言第27-35页
        2.1.1 长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lncRNA)第27页
        2.1.2 lncRNA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第27-31页
        2.1.3 TORC1(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信号通路第31-35页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5-43页
        2.2.1 ncRNA.394在△gaf1菌株加药处理后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第35-36页
        2.2.2 ncRNA.394位点形成异染色质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是普遍现象第36-37页
        2.2.3 ncRNA.394位点上形成的异染色质抑制ncRNA.394及eno1的过表达第37-38页
        2.2.4 ncRNA.394过表达不能直接介导异染色质形成第38-39页
        2.2.5 Red1参与ncRNA.394位点异染色质的形成第39-40页
        2.2.6 ncRNA.394帮助细胞在高氮环境的生存第40-43页
    2.3 讨论第43-45页
3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5-62页
    3.1 实验材料第45-55页
        3.1.1 菌株第45-46页
        3.1.2 引物第46-48页
        3.1.3 培养基配方第48-55页
    3.2 实验方法第55-62页
        3.2.1 细胞实验第55-59页
        3.2.2 分子实验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作者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水短肽基因NLEA1的组装及功能鉴定
下一篇:中国大陆卷毛突眼隐翅虫种组的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