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1章 关联交易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 第16-27页 |
1.1 关联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6-20页 |
1.1.1 关联人的界定 | 第16-19页 |
1.1.2 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19-20页 |
1.2 关联交易的类型 | 第20-23页 |
1.2.1 董事关联交易和控股股东关联交易 | 第20-21页 |
1.2.2 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和抽取利益型关联交易 | 第21-22页 |
1.2.3 公允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关联交易 | 第22页 |
1.2.4 重大关联交易和非重大关联交易 | 第22-23页 |
1.3 关联交易的法律特征 | 第23-25页 |
1.3.1 关联交易主体之间法律地位的实质不平等性 | 第23页 |
1.3.2 关联交易的隐秘性和多样性 | 第23-24页 |
1.3.3 关联交易存在利益冲突 | 第24页 |
1.3.4 非公允关联交易广泛存在 | 第24-25页 |
1.4 关联交易的危害 | 第25-27页 |
1.4.1 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危害 | 第25页 |
1.4.2 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危害 | 第25页 |
1.4.3 对政府、银行、证券市场的危害 | 第25-27页 |
第2章 我国对关联交易规制的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38页 |
2.1 我国对关联交易规制的立法体系梳理 | 第27-32页 |
2.1.1 公司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定 | 第27-29页 |
2.1.2 《证券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 第29页 |
2.1.3 《税法》、《会计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 第29-30页 |
2.1.4 证监会规章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 第30-32页 |
2.1.5 证券交易所规章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 第32页 |
2.2 我国对关联交易规制的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2.2.1 法律法规的出台具有应急性和分散性,规范层级较低 | 第32-33页 |
2.2.2 关联交易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缺失 | 第33-34页 |
2.2.3 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规制的不足 | 第34-35页 |
2.2.4 没有明确的关联交易审查标准 | 第35页 |
2.2.5 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缺失 | 第35-36页 |
2.2.6 对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规制缺失 | 第36页 |
2.2.7 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立法缺失 | 第36-38页 |
第3章 域外法律对关联交易规制制度研究 | 第38-47页 |
3.1 域外关联交易的立法规制 | 第38-45页 |
3.1.1 德国对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38-39页 |
3.1.2 美国对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39-43页 |
3.1.3 英国对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43-45页 |
3.2 域外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经验 | 第45-47页 |
3.2.1 强化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页 |
3.2.2 强化关联交易公平测试标准 | 第45-46页 |
3.2.3 强化控制股东信义义务 | 第46页 |
3.2.4 强化债权人司法救济 | 第46-47页 |
第4章 关联交易规制的路径架构 | 第47-54页 |
4.1 立法模式之思考 | 第47-48页 |
4.2 完善事前预防程序制度设计 | 第48-49页 |
4.2.1 扩展适用表决权回避制度 | 第48页 |
4.2.2 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第48-49页 |
4.3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架构 | 第49-51页 |
4.3.1 明确控制股东信义义务 | 第49-50页 |
4.3.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0-51页 |
4.4 完善事后司法救济制度设计 | 第51-54页 |
4.4.1 确定司法机关合法审查权 | 第51-52页 |
4.4.2 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 | 第52-53页 |
4.4.3 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