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时间意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7页
    一、论题缘起第9-12页
    二、研究思路与现状第12-15页
    三、研究方法与范围第15-17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时间观第17-37页
    第一节 时间意识与诗歌时间第17-19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时间观的思维方式第19-30页
        一、认识时间的思维方式第19-21页
        二、中国传统时间观发展的宏观过程第21-30页
    第三节 中国传统时间观原型象征第30-37页
        一、中国时间的三种原型第30-35页
        二、中国传统时间观的静态象征第35-37页
第二章 诗歌时间的诞生第37-47页
    第一节 群体的“诗”:现实的诗歌时间第37-41页
        一、农事:数法物象第37-39页
        二、人事:岁时律历第39-41页
    第二节 个人的“骚”:属己的诗歌时间第41-47页
        一、人生:心路的求索第41-43页
        二、时源:感性的诗哲第43-47页
第三章 诗歌时间的本质第47-58页
    第一节 诗歌时间的基本特点第47-52页
        一、诗歌时间的多样性第47-48页
        二、诗歌时间的生命性第48-50页
        三、诗歌时间的意象性第50-52页
    第二节 诗歌时间是诗人生命历程的情感体验第52-54页
    第三节 诗歌时间与诗歌形态第54-58页
第四章 发现时间:秉笔直书的诗歌时间第58-65页
    第一节 农事诗时间第58-61页
    第二节 岁时诗时间第61-62页
    第三节 守时与纪实第62-65页
第五章 恐惧时间:吊古寻幽的诗歌时间第65-72页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时间第65-66页
    第二节 恐惧时间的心理起点:怀旧感第66-69页
    第三节 恐惧时间的生命指向:悲剧性第69-72页
第六章 反抗时间:双向挣脱的诗歌时间第72-80页
    第一节 反抗时间的两条进路第72-74页
    第二节 惜时:拯救的时间第74-77页
    第三节 游仙:时间的远游第77-80页
第七章 超越时间:庄禅互补的诗歌时间第80-91页
    第一节 超越时间的精神境界第80-82页
    第二节 禅境山水与瞬时超越第82-85页
    第三节 日常田园与当下超越第85-91页
结语 夸父精神与诗歌时间的研究价值第91-95页
    一、夸父精神:诗歌时间的人格指向第91-93页
    二、诗歌时间:时间研究的一个方向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的言语幽默
下一篇:胡赛尼小说中的阿富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