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剩余活性污泥对重金属铅、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剩余活性污泥概述第8-11页
        1.1.1 剩余活性污泥的来源第8页
        1.1.2 剩余活性污泥的组成第8-9页
        1.1.3 剩余活性污泥的危害第9-10页
        1.1.4 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置现状第10-11页
    1.2 剩余活性污泥的吸附特性及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剩余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第11页
        1.2.2 剩余活性污泥的吸附机理第11-12页
        1.2.3 影响剩余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因素第12-13页
    1.3 重金属污染概述第13-16页
        1.3.1 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危害第13页
        1.3.2 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第13-16页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6-18页
        1.4.1 研究意义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剩余活性污泥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第18-23页
    2.1 剩余活性污泥基本性质分析第18-19页
        2.1.1 污泥含水率第18页
        2.1.2 污泥挥发分第18页
        2.1.3 污泥pH值第18页
        2.1.4 污泥样品消解及金属离子含量测定第18-19页
    2.2 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9-23页
        2.2.1 铅的检测方法第19-20页
        2.2.2 镉的检测方法第20-21页
        2.2.3 剩余活性污泥对铅、镉的吸附实验第21页
        2.2.4 剩余活性污泥中铅、镉的解析实验第21-22页
        2.2.5 吸附特性研究第22-23页
第三章 剩余活性污泥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附第23-40页
    3.1 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3.2 剩余活性污泥吸附铅、镉的单因素实验第24-35页
        3.2.1 吸附时间的影响第24-26页
        3.2.2 投加量的影响第26-29页
        3.2.3 初始pH值的影响第29-32页
        3.2.4 温度的影响第32-35页
    3.3 剩余活性污泥对铅、镉的吸附正交实验第35-38页
        3.3.1 铅的正交实验及结果第35-36页
        3.3.2 镉的正交实验及结果第36-38页
    3.4 铅镉共存对吸附的影响第38-39页
    3.5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剩余污泥对Pb~(2+)和Cd~(2+)的吸附特性研究第40-52页
    4.1 等温吸附模型及拟合第40-43页
        4.1.1 等温吸附模型第40-41页
        4.1.2 吸附模型结果及分析第41-43页
    4.2 吸附动力学第43-46页
        4.2.1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43页
        4.2.2 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及分析第43-46页
    4.3 吸附热力学第46-47页
    4.4 铅、镉共存条件下污泥吸附铅、镉的热力学第47-49页
    4.5 吸附机理探究第49-50页
    4.6 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剩余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第52-56页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2页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52-55页
        5.2.1 盐酸对Pb~(2+)、Cd~(2+)的解吸第52-54页
        5.2.2 柠檬酸对Pb~(2+)、Cd~(2+)的解吸第54-55页
        5.2.3 EDTA对Pb~(2+)、Cd~(2+)的解吸第55页
    5.3 小结第55-56页
结论与建议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LPUFF模式的关中机动车PM2.5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改性凹凸棒粘土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