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1.2.2 中国相关研究文献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际收支相关理论 | 第18-31页 |
2.1 国际收支概念 | 第18-22页 |
2.1.1 国际收支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 第18-19页 |
2.1.3 国际收支平衡的结构 | 第19-21页 |
2.1.4 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 | 第21-22页 |
2.2 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2.2.1 国民收入 | 第22-23页 |
2.2.2 资本流动 | 第23-24页 |
2.2.3 外汇市场 | 第24页 |
2.2.4 贸易政策 | 第24-26页 |
2.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第26-29页 |
2.3.1 弹性分析法(马歇尔-勒纳条件) | 第26-27页 |
2.3.2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论 | 第27-28页 |
2.3.3 货币分析法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墨西哥与中国的贸易收支现状 | 第31-47页 |
3.1 2000 年–2017年墨西哥对中国主要进出口产品 | 第31-35页 |
3.1.1 墨西哥对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 | 第31-33页 |
3.1.2 墨西哥对中国进出口产品数额 | 第33-35页 |
3.2 墨西哥对中国主要出口行业的现状 | 第35-38页 |
3.3 墨西哥与中国国际贸易合作的现状 | 第38-45页 |
3.3.1 合作方案和机构 | 第38-41页 |
3.3.2 双边论坛和展览 | 第41-42页 |
3.3.3 双边和多边合作 | 第42-44页 |
3.3.4 协议和战略联盟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墨西哥与中国贸易收支分析 | 第47-60页 |
4.1 2000 年–2017年墨中双边贸易收支差额 | 第47-52页 |
4.2 墨西哥与中国贸易收支不平衡原因分析 | 第52-58页 |
4.2.2 相关方面讲解墨西哥从中国大量进口的情况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分析墨中贸易收支不平衡 | 第60-70页 |
5.1 马歇尔-勒纳条件 | 第60-62页 |
5.2 2000 年–2016年墨中进出口额及汇率数据 | 第62-64页 |
5.3 墨中进出口弹性测算 | 第64-68页 |
5.4 墨中进出口弹性分析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改善墨西哥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建议 | 第70-78页 |
6.1 提升墨西哥出口产业竞争力 | 第70-72页 |
6.2 加强双边贸易关系 | 第72-75页 |
6.3 通过进口国家的多样化来减少从中国进口产品 | 第75-76页 |
6.4 适当的货币贬值来改善贸易收支 | 第76-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