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 1.3.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 1.3.2 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2 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2.1 金融的概念 | 第16页 |
| 2.2 金融发展的概念 | 第16页 |
| 2.3 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 | 第16-17页 |
| 2.4 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2.4.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7页 |
| 2.4.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7-18页 |
| 2.4.3 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 | 第18-19页 |
| 3 昌图县农村金融的发展 | 第19-28页 |
| 3.1 昌图县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展 | 第21-22页 |
| 3.2 昌图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情况 | 第22-25页 |
| 3.3 昌图县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方面 | 第25-27页 |
| 3.4 昌图县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第27-28页 |
| 4 昌图县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28-34页 |
| 4.1 涉农贷款规模过小 | 第28-29页 |
| 4.2 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影响较小 | 第29-30页 |
| 4.3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差 | 第30页 |
| 4.4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过低 | 第30-32页 |
| 4.5 农村信用社体制过旧 | 第32页 |
| 4.6 “互联网+”技术发展缓慢 | 第32-33页 |
| 4.7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落后 | 第33-34页 |
| 5 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4-43页 |
| 5.1 国外发达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4-39页 |
| 5.1.1 美国农村金融模式 | 第34-36页 |
| 5.1.2 日本农村金融模式 | 第36-37页 |
| 5.1.3 德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 第37-39页 |
| 5.2 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9-42页 |
| 5.2.1 洛阳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经验 | 第39-40页 |
| 5.2.2 吉林省公主岭县创新信贷支农试点经验 | 第40-42页 |
| 5.3 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42-43页 |
| 6 促进昌图县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43-50页 |
| 6.1 加大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 第43页 |
| 6.2 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 | 第43-44页 |
| 6.3 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第44-45页 |
| 6.4 加快农村保险体系的建设 | 第45-47页 |
| 6.5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 | 第47-48页 |
| 6.6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农村新型金融市场 | 第48页 |
| 6.7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第48-50页 |
| 7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