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隔热屋面节能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 第9-11页 |
| 1.2.1 能源结构 | 第9页 |
| 1.2.2 建筑能耗 | 第9-10页 |
| 1.2.3 建筑能耗增长的原因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 2 隔热屋面概述 | 第14-24页 |
| 2.1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 | 第14-16页 |
| 2.2 屋面隔热方法 | 第16-18页 |
| 2.2.1 利用建筑材料性能隔热 | 第16页 |
| 2.2.2 利用屋面特殊构造方法隔热 | 第16-17页 |
| 2.2.3 屋面生态节能措施 | 第17页 |
| 2.2.4 利用结构性能隔热 | 第17-18页 |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西安地区隔热屋面调查研究 | 第24-32页 |
| 3.1 西安地区环境特征 | 第24-25页 |
| 3.1.1 西安地理位置 | 第24页 |
| 3.1.2 西安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24-25页 |
| 3.1.3 西安隶属的热工分区 | 第25页 |
| 3.2 西安市建筑节能政策和法规 | 第25-26页 |
| 3.3 西安市建筑屋面调查分析 | 第26-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隔热屋面的测试研究 | 第32-48页 |
| 4.1 通风屋面的测试研究 | 第32-39页 |
| 4.1.1 实验对象的选择 | 第32-33页 |
| 4.1.2 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 第33-34页 |
| 4.1.3 实验说明及仪器布置 | 第34-35页 |
| 4.1.4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 4.2 反射屋面的测试研究 | 第39-46页 |
| 4.2.1 实验对象的选择 | 第39-40页 |
| 4.2.2 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 第40页 |
| 4.2.3 实验说明及仪器布置 | 第40页 |
| 4.2.4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5 隔热屋面住宅室内热环境及能耗模拟 | 第48-54页 |
| 5.1 计算机能耗模拟简介 | 第48页 |
| 5.2 隔热屋面住宅的DeST模拟计算 | 第48-53页 |
| 5.2.1 模拟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 5.2.2 参数设置 | 第49-51页 |
| 5.2.3 模拟计算分析 | 第51-5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6 西安地区屋面设计策略 | 第54-64页 |
| 6.1 通风屋面设计策略 | 第54-57页 |
| 6.2 反射屋面设计策略 | 第57页 |
| 6.3 种植屋面设计策略 | 第57-59页 |
| 6.4 既有建筑屋面改造设计策略 | 第59-63页 |
| 6.4.1 架空屋面改造 | 第59-60页 |
| 6.4.2 种植屋面改造 | 第60-63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7 结论 | 第64-66页 |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 7.2 本课题的前瞻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1 研究生学习阶段实践经历 | 第70-72页 |
| 附录2 图表来源说明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