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药用石斛鉴定研究进展 | 第16-29页 |
1.1.1 药用石斛形态学鉴定 | 第16-18页 |
1.1.1.1 表型特征鉴别 | 第16-17页 |
1.1.1.2 显微组织鉴别 | 第17-18页 |
1.1.2 石斛的化学鉴定 | 第18-21页 |
1.1.2.1 多糖差异鉴别法 | 第18页 |
1.1.2.2 小分子差异鉴定 | 第18-21页 |
1.1.3 石斛的光谱学鉴定 | 第21-23页 |
1.1.3.1 紫外-可见光谱学鉴定 | 第21页 |
1.1.3.2 红外光谱法鉴定 | 第21-23页 |
1.1.4 石斛的DNA分子学鉴定 | 第23-28页 |
1.1.4.1 基于PCR分子标记技术 | 第23-26页 |
1.1.4.2 基于DNA序列分析的鉴别技术 | 第26-28页 |
1.1.5 石斛的功效学鉴定 | 第28-2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1.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霍山石斛茎HPLC指纹图谱建立 | 第3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2.1.2 材料试剂 | 第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2.2.2 色谱条件 | 第31-32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2.3.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2-34页 |
2.3.1.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2.3.1.2 提取时间的选择 | 第33-34页 |
2.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4-36页 |
2.3.2.1 检测波长选择 | 第34页 |
2.3.2.2 流动相选择 | 第34-35页 |
2.3.2.3 流速及柱温的选择 | 第35页 |
2.3.2.4 洗脱梯度条件优化 | 第35-36页 |
2.3.3 HPLC色谱条件的建立 | 第36页 |
2.3.4 HPLC色谱指纹方法评价 | 第36-38页 |
2.3.4.1 重复性实验 | 第36页 |
2.3.4.2 稳定性实验 | 第36页 |
2.3.4.3 精密度实验 | 第36-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霍山产三种石斛HPLC指纹图谱比较 | 第39-6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1.1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3.1.2 材料试剂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3.2.2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9-64页 |
3.3.1 霍山石斛茎十二个月份指纹图谱比较 | 第41页 |
3.3.2 霍山产三种石斛茎指纹图谱比较 | 第41-51页 |
3.3.3 霍山产三种石斛叶的指纹图谱比较 | 第51-61页 |
3.3.3.1 霍山石斛叶指纹图谱 | 第51页 |
3.3.3.2 霍山产三种石斛叶十二个月份指纹图谱比较 | 第51-61页 |
3.3.4 霍山产三种石斛花指纹图谱比较 | 第61-64页 |
3.3.4.1 霍山产三种石斛花指纹图谱比较 | 第61-62页 |
3.3.4.2 霍山产三种石斛花、叶、茎指纹图谱比较 | 第62-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基于柚皮素、毛兰素、总酚三种石斛的比较 | 第65-7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4.1.1 仪器设备 | 第65页 |
4.1.2 材料试剂 | 第65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4.1.3.1 柚皮素和毛兰素含量测定 | 第65-66页 |
4.1.3.2 石斛总酚含量测定 | 第66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4.2.1 柚皮素与毛兰素的色谱峰指认 | 第66-67页 |
4.2.2 柚皮素和毛兰素标准曲线 | 第67-68页 |
4.2.3 方法学评价 | 第68页 |
4.2.3.1 重复性 | 第68页 |
4.2.3.2 稳定性 | 第68页 |
4.2.3.3 精密度 | 第68页 |
4.2.3.4 回收率 | 第68页 |
4.2.4 三种石斛十二个月份毛兰素和柚皮素含量 | 第68-69页 |
4.2.5 三种石斛总酚含量测定 | 第69-71页 |
4.2.5.1 总酚标准曲线 | 第69-70页 |
4.2.5.2 霍山产三种石斛茎、叶十二个月份总酚含量 | 第70-71页 |
4.3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72-74页 |
5.1 霍山产三种石斛不同月份比较 | 第72页 |
5.2 霍山产三种石斛不同部位比较 | 第72页 |
5.3 霍山产三种石斛柚皮素、毛兰素、总酚含量的比较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