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城市小学空间模式运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城市大建设背景下使用后评价的缺失第15页
        1.1.2 素质教育背景下城市小学建设数量激增质量却堪忧第15-17页
    1.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应用于城市小学的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9-20页
        1.3.1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2 研究目的第20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城市小学空间相关研究第22-34页
    2.1 城市小学空间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城市小学第22页
        2.1.2 城市小学校园空间第22-24页
    2.2 我国城市小学空间设计相关参考第24-28页
        2.2.1 《中小学设计规范》第24-26页
        2.2.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6-28页
    2.3 小学生心理、生理、行为特征及校园空间构建需求第28-32页
        2.3.1 小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特征及对校园空间构建需求第28-31页
        2.3.2 小学生行为发展对校园空间构建需求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概述第34-54页
    3.1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基本逻辑第34页
    3.2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旨趣第34-35页
        3.2.1 满意度评价第35页
        3.2.2 使用方式评价第35页
    3.3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第35-37页
    3.4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前期准备与实施设计第37-53页
        3.4.1 研究对象第37-44页
        3.4.2 评价的主题范围第44-45页
        3.4.3 探索性研究及研究假设第45-49页
        3.4.4 满意度评价因素集的构建第49-51页
        3.4.5 评价研究设计确定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分析及满意度评价第54-81页
    4.1 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价分析第54-78页
        4.1.1 教室空间第54-57页
        4.1.2 走廊空间第57-62页
        4.1.3 楼梯空间第62-64页
        4.1.4 门厅空间第64-67页
        4.1.5 庭院空间第67-71页
        4.1.6 广场空间第71-74页
        4.1.7 运动操场第74-78页
    4.2 城市小学空间满意度评价分析第78-79页
        4.2.1 南海中心小学第78-79页
        4.2.2 灯湖小学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城市小学空间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第81-95页
    5.1 城市小学空间设计原则第81-82页
    5.2 城市小学空间设计模式第82-93页
        5.2.1 教室空间第82-83页
        5.2.2 走廊空间第83-86页
        5.2.3 楼梯空间第86-88页
        5.2.4 门厅空间第88-89页
        5.2.5 庭院空间第89-91页
        5.2.6 广场空间第91-93页
        5.2.7 运动操场第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结论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第100-102页
附录第102-118页
    附录1:城市小学空间访谈大纲第102-108页
    附录2: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估问卷(学生问卷)第108-113页
    附录3:城市小学空间使用后评估问卷(家长问卷)第113-117页
    附录4:文中插图来源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定位与运行状态估计研究
下一篇:庭园建筑渗透性在岭南现代居住街区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