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基于ENF信号的数字音频篡改盲检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数字音频篡改检测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相关工作介绍第23-32页
    2.1 利用 DFT 估计 ENF 信号相位的音频篡改检测方法第23-24页
    2.2 利用改进的 DFT 估计 ENF 信号相位的音频篡改检测方法第24-27页
        2.2.1 改进的 DFT 方法—DFT1方法第24-25页
        2.2.2 利用 DFT1方法估计相位第25-27页
    2.3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2.3.1 检测结果第28-30页
        2.3.2 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 ENF 信号最大相关偏移的音频篡改盲检测方法第32-54页
    3.1 最大相关偏移的概念第32-33页
    3.2 利用 ENF 最大相关偏移的篡改检测原理第33-35页
    3.3 利用 ENF 最大相关偏移的篡改检测实现步骤第35-38页
        3.3.1 视觉检测法第35-36页
        3.3.2 自动检测法第36-38页
        3.3.3 快速检测法第38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3页
        3.4.1 删除篡改检测第39-41页
        3.4.2 插入篡改检测第41-42页
        3.4.3 批量检测第42-43页
    3.5 三种算法的计算量比较第43-46页
    3.6 不同因素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46-53页
        3.6.1 窗口大小的影响第46-47页
        3.6.2 滤波器类型的影响第47-51页
        3.6.3 滤波器通带带宽的影响第51-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 MOCC 的音频篡改盲检测方法第54-82页
    4.1 窄带噪声第54-55页
    4.2 ENF 信号的增强第55-61页
        4.2.1 多重互相关增强示例第55-56页
        4.2.2 利用多重互相关增强 ENF 信号第56-61页
    4.3 计算最大相关偏移第61-62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67页
        4.4.1 ENF 信号增强的效果第62-64页
        4.4.2 删除篡改检测第64-65页
        4.4.3 插入篡改检测第65-66页
        4.4.4 批量检测第66-67页
    4.5 鲁棒性讨论第67-81页
        4.5.1 加性噪声第68-72页
        4.5.2 音频重采样第72-75页
        4.5.3 音频压缩第75-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基于最小平均幅度差偏移的双机制音频篡改盲检测算法第82-104页
    5.1 最小平均幅度差偏移的概念第82-83页
    5.2 利用最小平均幅度差偏移的篡改检测第83-86页
        5.2.1 基本原理第83-86页
        5.2.2 计算量讨论第86页
    5.3 双检测机制第86-88页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8-97页
        5.4.1 删除篡改检测第89-90页
        5.4.2 插入篡改检测第90-93页
        5.4.3 机制二的应用推广第93-97页
    5.5 鲁棒性讨论第97-103页
        5.5.1 加性噪声第97-99页
        5.5.2 音频重采样第99-101页
        5.5.3 音频压缩第101-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基于 ENF 邻域相关系数的 FTF 自适应滤波音频篡改盲检测方法第104-126页
    6.1 ENF 信号的邻域相关系数第104-105页
    6.2 快速横向滤波自适应滤波器第105-106页
    6.3 基于 ENF 邻域相关系数的快速横向滤波的音频篡改检测第106-110页
        6.3.1 相关系数的快速横向滤波模型第107页
        6.3.2 基于相关系数的快速横向滤波音频篡改检测第107-110页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0-118页
        6.4.1 删除篡改检测第111-112页
        6.4.2 插入篡改检测第112-113页
        6.4.3 间隔 NS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113-117页
        6.4.4 误差能量因子λ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17-118页
    6.5 鲁棒性讨论第118-125页
        6.5.1 加性噪声第118-122页
        6.5.2 音频重采样第122-123页
        6.5.3 音频压缩第123-125页
    6.6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研究总结第126-127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附件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进制造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下一篇:钾离子通道在鲈鱼巨噬细胞中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