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南通货膨胀主要诱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3 评价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8-21页 |
1.4.1 本文的具体内容 | 第18-19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越南通胀的现状分析 | 第21-39页 |
2.1 越南通货膨胀的状况 | 第21-26页 |
2.1.1 通货膨胀在 2000-2003 阶段 | 第21-22页 |
2.1.2 通货膨胀在 2004-2006 阶段 | 第22页 |
2.1.3 通货膨胀在 2007-2009 阶段 | 第22-23页 |
2.1.4 通货膨胀在 2010 年到现在 | 第23-26页 |
2.2 通货膨胀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 第26-28页 |
2.2.1 货币与信用领域 | 第26页 |
2.2.2 对于产生领域 | 第26-27页 |
2.2.3 对于流通领域 | 第27页 |
2.2.4 对于社会影响 | 第27-28页 |
2.3 影响越南通胀相关因素定性分析 | 第28-38页 |
2.3.1 汇率 | 第28-31页 |
2.3.2 贸易逆差 | 第31-32页 |
2.3.3 货币供应量增加速度 | 第32-33页 |
2.3.4 外汇储备 | 第33-35页 |
2.3.5 经济增长和通胀 | 第35-36页 |
2.3.6 存款利率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计量模型构建 | 第39-46页 |
3.1 自回归模型 | 第39-41页 |
3.1.1 自回归模型 | 第39页 |
3.1.2 概念 | 第39-40页 |
3.1.3 估算模型方法 | 第40页 |
3.1.4 建立模型中的一些问题 | 第40-41页 |
3.2 基本样本数据 | 第41-43页 |
3.2.1 数据库 | 第41页 |
3.2.2 建立 VAR 模型 | 第41-43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计量结果分析和对策建议 | 第46-58页 |
4.1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6-53页 |
4.1.1 变量分析 | 第46页 |
4.1.2 ADF 平稳性检验 | 第46-47页 |
4.1.3 格兰杰因果关系 | 第47-48页 |
4.1.4 选择滞后期 | 第48-49页 |
4.1.5 VAR 建模 | 第49页 |
4.1.6 Wald 检验 | 第49-50页 |
4.1.7 预测 | 第50-51页 |
4.1.8 脉冲响应结果 | 第51-52页 |
4.1.9 方差分析 | 第52-53页 |
4.2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3 对策建议 | 第54-57页 |
4.3.1 加强控制通胀完善 CPI | 第54-55页 |
4.3.2 适当的经济发展的速度 | 第55页 |
4.3.3 调整货币政策 | 第55-56页 |
4.3.4 灵活调整汇率 | 第56页 |
4.3.5 贸易逆差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