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SIS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本论文重点 | 第9-1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PI实时数据库 | 第11-16页 |
2.1 PI实时数据库功能模块组成 | 第11-12页 |
2.1.1 服务器端 | 第11页 |
2.1.2 接口 | 第11页 |
2.1.3 客户端 | 第11-12页 |
2.1.4 技术服务 | 第12页 |
2.2 数据表链接 | 第12页 |
2.3 图形用户界面 | 第12页 |
2.4 WEB浏览器客户端 | 第12-13页 |
2.5 军电PI实时数据库 | 第13-16页 |
2.5.1 安全性 | 第13页 |
2.5.2 开放性 | 第13页 |
2.5.3 精准性 | 第13-14页 |
2.5.4 兼容性 | 第14页 |
2.5.5 数据存储 | 第14页 |
2.5.6 时效性 | 第14页 |
2.5.7 数据备份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6-24页 |
3.1 军电信息化水平概况 | 第16-17页 |
3.2 军电SIS系统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 第17-19页 |
3.3 系统设计总体目标 | 第19-24页 |
3.3.1 硬件需求 | 第19页 |
3.3.2 数据库需求 | 第19-20页 |
3.3.3 数据源需求 | 第20页 |
3.3.4 数据接口需求 | 第20页 |
3.3.5 监视功能 | 第20-21页 |
3.3.6 耗差分析 | 第21页 |
3.3.7 故障诊断功能 | 第21-22页 |
3.3.8 安全性需求 | 第22页 |
3.3.9 SIS系统上线运行条件 | 第22-23页 |
3.3.10 兼容性需求 | 第23页 |
3.3.11 培训需求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军电S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56页 |
4.1 整体结构 | 第24页 |
4.2 网络部署 | 第24-25页 |
4.3 设备部署 | 第25-32页 |
4.4 接口规约和配置文件 | 第32-41页 |
4.4.1 DCS、ECS、电能量系统 | 第33-37页 |
4.4.2 脱硫系统 | 第37页 |
4.4.3 供热系统 | 第37-39页 |
4.4.4 Oracle数据库 | 第39-41页 |
4.5 接口机程序功能说明 | 第41-42页 |
4.6 军电SIS系统实现功能概述 | 第42-45页 |
4.6.1 机组运行状态监测及异常报警 | 第43页 |
4.6.2 生产曲线 | 第43-44页 |
4.6.3 统计报表 | 第44页 |
4.6.4 对标管理 | 第44-45页 |
4.6.5 系统辅助功能 | 第45页 |
4.6.6 事故反演功能 | 第45页 |
4.7 军电SIS系统功能模块 | 第45-56页 |
4.7.1 全厂信息 | 第47页 |
4.7.2 机组信息 | 第47-48页 |
4.7.3 指标计算 | 第48-50页 |
4.7.4 耗差分析 | 第50-52页 |
4.7.5 生产报表 | 第52-53页 |
4.7.6 负荷分配 | 第53-54页 |
4.7.7 故障诊断和寿命监测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系统维护 | 第56-69页 |
5.1 系统维护软件 | 第56-64页 |
5.1.1 软件安装 | 第56-58页 |
5.1.2 用户设置 | 第58-62页 |
5.1.3 网页菜单维护 | 第62-64页 |
5.2 系统安全性维护 | 第64-69页 |
5.2.1 军电信息安全总体情况 | 第64页 |
5.2.2 系统安全性管理依据 | 第64-65页 |
5.2.3 安全性措施 | 第65-66页 |
5.2.4 应急预案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